坐落于吴桥大运河畔的吴桥杂技博物馆,将在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日(9月28日)正式免费开放。作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杂技文化主题综合博物馆,该馆以“还原杂技历史、传承非遗文脉”为宗旨,2022年11月开工建设。
走近场馆,4层仿古主体建筑气势恢宏,步入馆内,当前重点布置的是1744平方米(总展陈空间1.23万平方米)的展陈一期区域。这片的展区以“吴桥杂技文化艺术”为核心主题,划分出“角抵肇源”“百戏繁衍”“九籍吴桥”“蔚为大观”“行俗薪传”“艺兴百业”“五洲同台”七个单元,串联起吴桥杂技从远古到现代的完整脉络。在“角抵肇源”单元,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件件复刻的汉代“角抵俑”摆放至展柜——俑人身形矫健,双臂张开似在比试,生动还原了杂技起源时的“角力”场景;相邻的“百戏繁衍”展区,一面动态展板已调试完毕,通过动画再现了唐代“百戏”表演中,舞剑、走索、吞火等技艺同台亮相的热闹场面。
在“九籍吴桥”单元,玻璃展柜中陈列着几件珍贵的老物件:一把磨得发亮的“顶花坛”专用瓷坛,坛身布满细小纹路;一本泛黄的《杂技艺人行话簿》,页面上用毛笔记录着“撂地”“开棚”等行业术语,字里行间满是江湖艺人的生存智慧。
“这些文物,有的是杂技艺人后代捐赠的,有的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现场文物整理员说,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杂技技艺,部分展区还设置了互动装置——在“蔚为大观”单元,观众可通过VR设备“沉浸式”体验“走钢丝”的惊险;“行俗薪传”展区则搭建了微型“杂技班子”场景,人物模型身着传统戏服,手持道具,还原了旧时吴桥艺人“撂地演出”的真实场景。展场还利用现代科技,让观众能在行业术语里体验过关、化身杂技艺人的表演……
据了解,博物馆9月28日免费开放后,除了静态展览,还将不定期举办杂技技艺体验、非遗传承人讲座等活动,让观众不仅能“看杂技”,还能“玩杂技”。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陈团结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