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大地的腹心之处,保定宛如一颗历经岁月雕琢的明珠,散发着迷人光芒。这里既有沉淀数百年的直隶古韵,藏着钟灵毓秀的自然奇景,更因与雄安新区的紧密联结,迎来了古今交融、协同发展的新机遇。“直隶古风情,燕赵好风光,协同新未来”,这句注解恰如其分,每一处景致、每一段发展脉络,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漫步保定,仿若翻开一部厚重的史书,字里行间满是岁月的痕迹,“诗韵悠悠颂古城,山河处处展豪情”,正是保定的生动写照 。
踏入保定,最先撞入眼帘的是大慈阁的雄浑身影。这座始建于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的阁楼,作为保定古城的象征,承载着悠悠岁月。清朝诗人王鳦曾在《大悲阁》中描绘:“燕市珠楼树梢看,园金阁碧云端。幡开倒影三天晓,钟微灵风万井寒。”大慈阁高约31米,重檐三层,歇山布瓦顶,檐角飞翘,似欲展翅翱翔。登上阁楼,古城风貌尽收眼底,街巷纵横交错,现代建筑与古建相依相伴,“市阁凌霄”之景,不仅是保定八景之首,更是当地人心中抹不去的乡愁 。
若想沉浸式感受直隶古韵,“水游直隶”便是绝佳选择。乘一叶扁舟,沿古城水系缓缓而行,桨声咿呀间,两岸古建如画卷般徐徐展开——灰瓦白墙的直隶民居错落排布,朱漆斑驳的商铺幌子随风摇曳,偶有身着传统服饰的行人擦肩而过,恍惚间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直隶府。“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流水载着游人穿梭于古今之间,既能细赏建筑之美,又能聆听船夫讲述的古城轶事,让直隶风情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鲜活体验。
行至水系中段,沚芳桥便静静矗立眼前。这座古桥造型雅致,青石铺就的桥面被岁月磨得温润光滑,两侧栏杆雕刻着缠枝莲纹,虽历经风雨侵蚀,仍可见往日精巧。桥名“沚芳”取自《诗经·秦风·蒹葭》“宛在水中沚”,暗含“水畔芳洲”之意,与周围的流水、绿植相映成趣。春日里,桥畔杨柳依依,繁花似锦,落英随风飘落在桥面与水面,宛如诗中意境;夏日时,桥下流水潺潺,偶有锦鲤嬉戏,为古城增添了几分灵动。驻足桥上,既可回望水游途中的古韵风光,也能远眺现代保定的繁华街景,古今景致在此交融,别有一番韵味。
从沚芳桥沿水系漫步,便可抵达素有“直隶第一街”美誉的西大街。这条街道始建于宋代,兴盛于明清,全长约846米,是保定保存最完整的古商业街,也是直隶文化与市井生活交融的缩影。街道两侧,清一色的青砖灰瓦、坡屋顶、花格窗建筑错落排布,既有北方民居的厚重规整,又融入了晋商大院的精巧细节,部分老字号商铺的木质门板、石刻门墩仍保存完好,“大德昌”“万宝堂”等百年商号的招牌虽历经岁月,依旧透着当年的繁盛气息。
行走在西大街的青石板路上,仿佛踏入了时光的长廊:街头的糖画艺人手法娴熟,糖浆在石板上勾勒出花鸟鱼虫;巷尾的老茶馆里,快板声、说书声与茶香交织,还原着老保定的市井烟火;非遗手作店里,芦苇画、铁球、面酱等保定特色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直观感受直隶文化的传承与活力。作为“直隶第一街”,这里不仅是游客探寻古韵的必到之处,更是本地人承载记忆的“乡愁地标”,白日里商贾云集、游人如织,夜晚时灯笼高挂、古建映月,尽显直隶古城的繁华与温情。
与大慈阁、水系古桥、西大街的温婉市井相呼应的,是直隶总督署的威严。自雍正七年(1729年)始建,它历经风雨,见证了清代近三百年的风云变幻。“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这里驻留过74位总督、历经99任次,李卫的干练、曾国藩的沉稳、李鸿章的权谋、袁世凯的野心都曾在此交织。置身其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激荡 。
古莲花池则宛如一位温婉的江南女子,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柔情。元代汝南王张柔始建“雪香园”,明清时期修缮扩建,成为直隶省府署花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的古莲花池,莲叶田田,荷花映日,“莲池夏艳”之景美不胜收,不愧有“城市蓬莱”“北国江南”的美誉。不仅如此,这里还是清代莲池书院的所在地,朗朗书声曾在此回荡,书香与荷香相互交融,让人沉醉其中 。
若想探寻清代皇家的印记,清西陵便是不可错过的去处。它坐落于易县永宁山,14座陵寝错落分布在葱郁松林间,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80位皇室成员。陵区内松柏苍翠、山清水秀,帝王陵寝的恢宏与自然山水的静谧融为一体,行走其间,仿佛能触摸到清代皇家陵寝建筑的规制与气派,也能感受山水环绕的清幽意境,恰似“青山绿水伴皇陵,历史沧桑静中寻” 。
褪去历史的厚重,保定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心驰神往 。白洋淀,这颗“华北明珠”,水域辽阔,蒲草芦苇茂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春季芦芽初绽,夏季荷花满淀,秋季芦花飞雪,冬季冰面如镜,四季景色各异,美不胜收。这里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更是“小兵张嘎”故事的发生地,抗战时期,雁翎队队员曾在此驾舟穿梭,用智慧与勇气抗击敌人,让这片湖水不仅有自然之美,更有红色之魂 。
狼牙山,因“狼牙山五勇士”的壮举而闻名于世,同时也以其雄、险、奇、峻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清代易州知州杨芊在《郎山竞秀》中写道:“三十六峰横一州,森如剑戟景偏幽。排空鸟道青难断,是处藤崖翠欲流。”春日山花烂漫,夏日绿意盎然,秋日红叶似火,冬日白雪皑皑,四季风光各有千秋。登山途中,既能欣赏到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也能感受到英雄精神的洗礼,让人心潮澎湃 。
白石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大自然馈赠的瑰宝。这里拥有国内独一无二的大理岩峰林景观,最高海拔达2018米。长达16公里的绝壁悬空栈道蜿蜒山间,漫步其上,脚下是深谷,身旁是奇峰;千米峡谷间的花海、穿越五彩林的玻璃栈道、佛光顶的云海翻腾,每一处景观都让人惊叹于自然的神奇,仿佛置身仙境,正如古人所云:“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 。
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称的易水湖,湖水清澈如镜,倒映着四周的青山绿树。乘船游湖,两岸风光旖旎,峭壁、奇峰、绿树相映成趣,让人恍惚间以为置身漓江之上。两千多年前,义士荆轲曾在此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毅然决然地踏上刺秦的征途,给这片山水增添了几分悲壮的色彩 。
如今,随着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保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与雄安新区地域相近、联系紧密的城市,保定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交通、文化等优势,在产业协同、交通互联、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与雄安新区深度联动。依托白洋淀生态带,推进区域生态共治;以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水游直隶景观带、西大街等文化资源,联动新区文旅发展;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配套支撑,借助新区发展机遇推动自身转型升级,实现了“古韵”与“新篇”的交相辉映 。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直隶古风情,燕赵好风光”。“你有呼,我有应,相约在保定”。从大慈阁的凌霄之姿到白洋淀的浩渺烟波,从水游直隶的桨声灯影、沚芳桥的诗意景致,到西大街的市井繁华,从直隶古韵到自然奇景,古城保定始终以厚重的历史底蕴为根,以灵动的自然山水为魂;而雄安新区的崛起,则为这份底蕴注入了时代的活力,让两座地域相依、发展相融的城市,共同勾勒出“古今共生、山水相映、协同共进”的新图景。未来,古城保定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拥抱雄安新区,在传承中创新,在协同中发展,让千年古韵与现代新风交织,书写属于这片土地的崭新篇章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