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凉州,今朝武威。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正在以“天马行空·自在武威”的新形象,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文旅魅力。近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如意甘肃·山河共秀”2025年文旅创作者大会在武威凉州区盛大开幕。期间,“丝路遗迹·寻踪河西”河西走廊遗产线路新媒体宣传活动在大会开幕后同步启动,来自全国的文旅创作者们深入武威,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历史底蕴与自然奇观。
武威,古称凉州,素有“五凉古都”之称,以“武功军威”而得名。数千年的历史为这座城市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一部凉州史,半部在武威”“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等诗句,生动描绘了这里往昔的繁华盛景。
如今,武威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不断创新文旅融合模式,让古老的丝路重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历史赋予武威独特深厚的气质,又保留了它舒适的市井烟火气。在大街小巷中,总能找到时空交汇的入口,它们既牵连着过去,也融入了当代市民的日常生活。
从雷台汉墓到鸠摩罗什寺
在本次探线活动中,文旅创作者们深度探访了武威多个重要文化遗址和景点。雷台汉文化博物馆是必到之处。这里出土的铜奔马(马踏飞燕)体形矫健,神势若飞,三足腾空,一足踏燕,造型精美绝伦,作为中国旅游标志闻名遐迩。创作者们通过参观雷台汉文化陈列馆、凉州词陈列馆,深入了解凉州丰富的历史文化。
历代名匾汇聚的武威文庙,你又怎能错过?作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它历经500多年历史,由文昌宫、孔庙、儒学院三部分组成。古建筑群雕梁画栋,庄严肃穆,自古就是凉州文人墨客祭拜孔子的圣地。
独具特色的是桂籍殿前卷棚下悬挂着的44块历经沧桑的匾额,多由地方名士、饱学鸿儒书写,文辞精炼、字意高古,数量之多、保存之好实为国内罕见。
鸠摩罗什寺让创作者们感受到佛教东传的历史厚重感千年丝路远,万里亲缘长。公元385年,被称为“国之大宝”的西域高僧载着西域珍宝沿着“丝绸之路”向着东方走来。他,就是鸠摩罗什。在他眼里,凉州是河西走廊上的福地。
1600多年历史沉淀下的寺庙,与繁华的街道相比,寺内显得平静祥和,一如千年前的肃穆。寺庙中央的舍利塔是供奉鸠摩罗什舌舍利的地方,在纪念堂里你能了解法师的一生,了解佛教东传的历史。
沉浸式体验:河西都会与皇台酒厂
心如天马,俯仰古今;在武威市河西都会,你亦可感悟西凉乐舞的美妙,探寻栩栩如生的唐代诗人王翰、王之涣等人的身影;还可以领略霍去病大战匈奴收复河西的盛况,在光影变幻中真切感受“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奔放和豪迈。
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城,凉州城的古迹众多。且不提以《凉州词》为代表的边塞诗中关于凉州酒的“软文化”,仅是从凉州古迹中找寻“凉州酒”的故事,都不难发现其在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或许,酒与历史从来都紧密相连,对于凉州的历史而言,凉州酒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凉州从未老去,它只是将喧嚣归于沉淀,将辉煌藏于酒香。皇台以匠心守护着这座古城的酒文化密码,以杯中之物,对望丝绸之路的沧桑、边塞诗词的豪情、六朝古都的雍容,饮下一杯皇台酒,致敬凉州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液态丰碑,回味那曾醉倒半个汉唐的盛世余韵。
武威市博物馆:一站式读懂武威
想要全面了解武威,武威市博物馆是不容错过的一站。这里通过“文明华彩”“大汉扬威”“五凉故都”“盛唐通邑”“大夏辅郡”“蒙元故路”“明清凉州”等展陈板块,系统展示了武威历史发展沿革及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兴衰演进轨迹,是读者了解武威历史文化的最佳窗口。
此次“丝路遗迹·寻踪河西”新媒体宣传活动,旨在通过新媒体传播方式,深度挖掘和展示武威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助力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期间,创作者们通过短视频、图文直播、深度报道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武威的魅力。
有景,有诗,有远方!从凉州到武威,变的只是名字,不变的是那份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自信。别样武威正在以新妆容颜迎接八方来客,从凉州到武威,不只是精彩,还有更多期待!
来源:微游甘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