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石强介绍有关情况。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吴礼霜)“十四五”以来,重庆文化和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在这期间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果?9月16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上,市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石强回答了记者提问。
石强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增加值均突破千亿级大关,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正在逐步凸显。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1452.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了4.5%,持续位居西部前列;旅游产业增加值1401.3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35%,高于全国水平。
加快建设产业平台。重庆建成国家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超140家,多个区县入选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及文旅融合示范区创建名单,产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大力发展数字新动能,建成数字文化产业园10家,数字音影、网络视听、电竞动漫等数字文化新业态营收较上轮普查增长117%,微短剧创作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积极培育新业态新场景,建成“十八梯·山城巷”等15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位居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榜首;4K宽屏电影《天下大足》、8K环球电影《大足石刻》、重庆1949剧院、红岩红沉浸式剧场等文化新场景涌现。
“目前,我们正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深化数字化与集群化发展,扩大优质供给,着力把文旅产业打造为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石强说。
全市文旅消费和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提升。重庆通过举办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百万职工游巴蜀”“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表演等系列品牌活动,联合银联、商家、OTA平台推出出游礼包、出行补贴等惠民消费补贴近亿元,有效激发文旅消费热情,带动文旅综合消费超10亿元;深入推进“跟着美食去旅行”“跟着演艺去旅行”等消费模式,“渝味360碗”相关话题全网曝光量超10亿次,今年1至8月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44场,拉动消费约26.85亿元;培育打造南岸下浩里文旅消费新空间、万州天生城文旅消费聚集区等“爆款”产品,开发推广“两江四岸·山水都市”“英雄之城·红色记忆”等精品游线。全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位居西部前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