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
在遵义这座红色城市,有一处别样的风景——1964文化创意园。这里曾经是三线建设时期由上海内迁至遵义筹建的长征电器十二厂,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如今,它化身为文化创意的孵化器,传统与现代在此交织,历史与未来在这里对话。
据悉,为守护这片承载时代记忆的三线建设工业遗存,遵义市于2014年6月正式决定,在完整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打造一座文化创意园区。园区以国家三线建设重大决策的起始年份——“1964”命名,旨在铭记那段艰苦而辉煌的历史,传承精神。该项目于2016年5月顺利建成并对外开放。
步入园区,红砖厂房静静矗立,墙壁上依稀可见的彩绘涂鸦,老旧的机床设备——这些工业遗存不是冰冷的废墟,而是被精心保存的历史见证者。它们无声地诉说着那个火红年代的故事:无数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在黔北大地书写下中国工业发展的壮丽诗篇。
1964文化创意园最动人之处在于它对历史的尊重与创新性转化。设计师们巧妙地将工业元素融入现代艺术:老厂房改造为艺术展厅,仓库成为创意工作室。这种改造不是简单的空间功能置换,而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接续与重生。在这里,工业遗产不是被封存的标本,而是持续生长的有机体。
园区内围绕创意、时尚、休闲与怀旧四大主题,精心规划出五大功能区域:文化创意区、三线建设历史博物馆、旅游休闲区、艺术广场区以及管理服务区。这里不仅汇聚了美术馆、文创雕塑群、美食文创街区和复古老物件的“时光杂货铺”等特色景点,更通过持续推出的文化展览、艺术活动与创意市集,将工业历史的厚重记忆转化为可触、可感、可参与的当下体验,让每一位走进这里的人,仿佛穿梭于岁月之间,感受时代沉淀的温度与生机。
这个夏天,“听见遵义・星期六音乐‘汇’”在1964文化创意园精彩上演。“酱香+咖啡”“同桌的你”……不同特色主题音乐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机器声早已远去,但文化的回响愈发清晰。如今,1964文化创意园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了解历史文化的热门打卡地。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