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9月15日电 (记者 邓霞)累计翻台演出超400场、接待观众超8万人次、带动超万名周边村民就业……公演一年来,益阳桃江的沉浸式楚风竹宴剧场演艺《桃花江竹海幻境》,以“文化+旅游”“文化+科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成为县域文旅发展的桃江样本。
《桃花江竹海幻境》剧照。
夜幕降临,桃花江竹海深处,182台投影机缓缓点亮,数控水景舞台上升起一轮“超级月亮”,游客们提着灯笼漫步竹林沧浪,与穿越千年的屈原诗意相逢。这就是李彦导演团队打造的《桃花江竹海幻境》。
屈原在沅湘间留下了大量足迹与传说。李彦导演团队以屈原在桃江的七年生活为创作蓝本,巧妙整合桃花江竹海内2万亩连片竹林资源,打造了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宏大剧场,由1个室外情景空间、1个大型室内曲水流觞剧场、1个实景竹宴剧场和10个室内微剧场等组成,可同时容纳约500人观演。今年9月,该剧场还荣获“数媒体矩阵最大的山间剧场”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桃花江竹海幻境》剧照。
“其独特的‘宴+演+秀’体验模式,利用非线性戏剧和抽屉式剧本的方式串联,让观众跟随屈原共赴一场竹海里的风雅盛宴。”李彦说。
不同于传统文旅演艺,《桃花江竹海幻境》并非将文化作为“表演”,而是作为一种生活美学重新唤醒。擂茶、汉服、香草、竹编手作等元素贯穿全剧场空间。在剧场的消费市集里,精致竹屋、竹桌、竹椅营造出一个惬意休闲空间,市集销售的各类文创产品、特色茶饮、当地小吃,也成了地方文化、特产展示平台。
这个沉浸式楚风美学剧场还是桃花江竹海景区的“实景观演+项目体验+自然融合”全新发展模式的核心,发挥着“火车头”的重要作用。
《桃花江竹海幻境》剧照。
“我们取消了桃花江竹海景区的门票,景区内开发了多个时尚游玩项目,商业街区也都是免租金入驻。”桃江县城投集团副总经理李世锋说,这些转变都与《桃花江竹海幻境》的火爆有关系。自去年9月至今,桃花江竹海景区接待游客接近70万人次,旅游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
“这部剧演职人员大部分来自本地,带动了就业。”李世锋说,很多人通过这部剧,才知道原来屈原在桃江还有这样的故事,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也为文旅发展提供了动力,为乡村振兴赋能。(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