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如何展示和推介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
湖北省宜昌市思路清晰,行动有力。“国际旅游节+全球旅行商大会”协同发力,美景、美食、文化融合呈现,向全世界发出“宜昌邀约”。
宜昌有“一半山水一半城”之称。视觉中国 图
9月6日,以“知音湖北 大美长江”为主题的知音湖北·2025全球旅行商大会暨宜昌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旅行商和各界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会议。
以青山为幕、以长江为景,9月6日晚,第十六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宜昌市西陵峡口前湾水岸开幕。
开幕式后的文艺演出令国际旅游联合会主席让·埃里克·杜吕克(Jean Eric Duluc)赞叹不已。
次日,他和来自全球的旅游商踩线团一同启程,探访、感受宜昌等地的秀丽山水和人文胜境。他告诉澎湃新闻,“宜昌是长江的明珠。”
7日,三峡大学社科联副主席、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阚如良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连续举办十六届的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本身,正成为一个强大的文化IP,“通过持续打造这一节庆IP,我们正在把三峡从一个地理概念,转化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辨识度的文化符号。”
“唯见长江,最美三峡。”
在众人的推介和惊叹中,宜昌正吸引来自全世界的目光。
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唯见长江,最美三峡
“一讲到长江,就想到三峡,一讲到三峡和三峡大坝,就想到宜昌。”阚如良指出,这三者相互成就。
6日,旅游节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介绍,“湖北省及宜昌市一年中最重要的两项国家级的文旅活动,一项是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一项是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
据介绍,作为全国知名文化旅游节会品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自2010年起在湖北省和重庆市两地之间通过“每年轮办”的方式举行。
第十六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主体活动于9月6日至10月5日在湖北宜昌进行,涵盖开幕式、峡区旅游嘉年华、礼遇“峡客”惠游宜昌、“风味湖北 滋味宜昌”特色美食文化等系列活动。
9月6日,傍晚时分,一辆辆大巴停靠在江边。人们涌向看台,围观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和随后的文化惠民演出。
“世界级三峡”的绚丽壮美、“世界级工程”的时代伟力、“世界级文化”的千年回响,在宜昌交相辉映。
“宜昌正以千年文脉为笔,书写世人向往的‘诗和远方’,朝着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奋力迈进。”宜昌市委书记熊征宇在旅游节开幕式的致辞中表示。
同步直播的文化惠民演出创新地运用长江水面舞台、AI主持、激光特效等手段,视觉效果震撼。
夜幕之下、水天之间,在舞台上人们的咏唱声中,烟花突然绽放。“目不暇接”是很多现场观众的感受。
9月6日晚,第十六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宜昌启幕。 三峡日报记者 黄翔 摄
漫画形象的李白穿越时空,与人们对话,并在他的引介下,“欢迎您到三峡来”“瞿塘观雄”“巫峡赏秀”“西陵听涛”“宜昌揽胜”“三峡宜昌等您来”等六个部分的演出陆续展开,涵盖歌舞、微短剧、乐器、功夫等文艺节目,多维度展现了三峡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开幕式总导演秦新民说:“我们选择了最能展示三峡地标特色的地点搭建舞台”,节目中有船,画面里有长江,用水上实景舞台、无人机焰火和光影技术,让李白、刘禹锡笔下那个“诗的三峡”自己走向观众,让观众看到的是三峡如此之美,对到三峡来旅游抱着一种强烈的期待和向往。
他表示,开幕式团队特别注重文化符号的挖掘与创新表达,从屈原的《天问》到刘禹锡的竹枝词,从“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三国传说到现代移民故事,从民间俚语到原生态的民间山歌,整个文化惠民演出将三峡的历史文化、自然风景、风土人情和现代的建设成就进行了有机串联。“我们不是简单重复传统,而是创造性转化。”他说,演出中还融入了当地农民诗社、非遗项目等鲜活的地方元素。
这场以江为台、以天为幕的演出,也打动了远道而来的国际客人。
杜吕克称,“这是一场具有国际水准的演出,它展现的不仅是三峡的景色,更是一种文化的共鸣。”
杜吕克特别赞赏无人机编队表演:“我从未见过带有流动烟火的无人机编队,这是非常出色的创新。”他同时建议:“可以考虑增加音乐喷泉等水元素,更好地突出长江。”
什么是长江三峡?
对于阚如良而言,长江三峡不仅是一道壮丽的风景,更是一种深植于文化记忆的符号。“它是全球唯一能够乘坐游轮游览的大峡谷,不仅是自然的奇观,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顺流而下,江面浩渺,江风浩荡。有形的长江水在人们面前静静流过,无形的长江和数千年的文化在舞台上、在人们的浅吟低唱中,一代代传承。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分界点,既是地理转折点,也是文化交汇点。从巴蜀文化到荆楚文化,从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到现代“大国重器”所在地,宜昌承载着长江文明的精华。宜昌还坐拥长江三峡、三峡工程等不可复制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拥有各类山水旅游资源七百多处,现建成国家5A级景区4家,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江三峡国际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
三峡工程全貌。视觉中国 图
作为三峡大学社科联副主席、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阚如良多年研究三峡旅游发展。他认为,长江三峡是鄂渝两地共享的世界级旅游资源,三峡大坝则是宜昌独有的标志性工程。“宜昌本身就是一张靓丽名片。”在他看来,就像“桂林山水甲天下”之于桂林,宜昌也应鲜明打造“‘三峡门户’的独特城市形象”。
全球旅行商大会:三峡一幅画,宜昌邀天下
“知音湖北,大美长江。”
在9月6日举行的“知音湖北·2025全球旅行商大会”上,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知音湖北·全球合作伙伴”计划。
该计划延续湖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文化底蕴,计划3年内在世界100个城市建立1000个全球合作伙伴,共同讲好湖北故事、传播湖北声音,以构建国际化、专业化、立体化的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和客源组织网络,持续扩大湖北文旅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动湖北文旅品牌走向世界。
在“引客入鄂”签约仪式环节,一批覆盖文旅综合体、康养度假区、智慧旅游平台等领域的文旅项目集中签约。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克克表示,“知音”二字,代表着“信任”“合作”和“友谊”。湖北正在全力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湖北是长江干线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拥有4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16家国家5A级景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楚风号”游轮。湖北三峡文旅集团 图
在全球旅行商大会上,宜昌市委书记熊征宇表示,宜昌地处“三峡门户、川鄂咽喉”,“生态优美、产业兴旺、诗意栖居”,“一半山水一半城”。
他说,山水里的宜昌,从“峡尽天开、山平水阔”中走来。历史里的宜昌,楚风汉韵、风华绝代。灯火里的宜昌,山环水绕、人间至味。三峡一幅画,宜昌邀天下。宜昌将抢抓全球旅行商大会的机遇,充分发挥世界级山水、世界级文化、世界级工程等独特优势,加快建设最具文化底蕴的世界峡区旅游城市、着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9月7日,知音湖北·2025全球旅行商大会踩线活动启动。从宜昌三峡游客中心启航的“楚风号”游轮载着旅行客商,开启“两坝一峡”的航程。船上还开展了“潮涌三峡·国潮青春”快闪表演、“雅趣游园·寻章集印”古风游园会等活动。
游轮上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微信公众号“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 图
湖北三峡旅游集团旅游发展事业部市场营销中心副经理丁玲丽介绍,“两坝一峡”游轮游是宜昌的代表性文旅项目。该产品以长江三峡系列豪华游轮为载体,整合葛洲坝、西陵峡及三峡大坝等自然与人文资源,打造出集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模式;并拓展“旅游+科技”融合路径,推出以屈原、昭君等历史名人为主题的楚文化体验游轮“楚风号”,融入AI机械臂、威亚飞行系统、水墨投影、沉浸式音响、多维灯光等科技元素,打造沉浸式游览空间。
丁玲丽说,“两坝一峡”航线自2010年推出以来,年接待游客量从最初2万余人增长至如今突破200万人,成为游客来宜昌“必玩”项目。
在“楚风号”游轮上,杜吕克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旅游是文化的永恒载体,当我们旅行时,不仅是看风景,更是通过观察人们如何生活、如何表演、如何歌唱,来理解一种文化。”
外国游客体验“两坝一峡”游轮游。微信公众号“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 图
他认为,中国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已经非常完善,拥有豪华酒店、交通网络和美食等一切要素。“真正需要提升的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包括酒店管理、服务技能等软实力。”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到宜昌。他对宜昌文旅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建议加强专业培训,并更好地挖掘本地特色。他说,“旅游让人们相互了解,这是最好的文化交流方式。”
他相信,随着中国签证政策的放宽和旅游服务的提升,宜昌将成为更具国际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节期间,湖北三峡文旅集团将推出“一票多日”“一元畅游”等多项文旅惠民政策,游客在宜昌可享受购买六大景区门票七日多次进出景区、一元秒杀价抢购景区门票、打卡7大景区获取文旅大礼包等优惠。同时,首届红油包子技能大赛、“寻味宜昌”美食地图、亲子美食DIY和宜昌美食市集等活动也将举行。
海报设计 张沛瑶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丁珏汭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