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第八届旅游交通大会在湖北省宜昌市举办。
本次大会主题为“融合驱动·产业协同”,来自交通运输部、中国公路学会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和企业界的代表参加会议。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联合申报的“S103济枣线红符路口南至泰安界段”旅游公路荣获“2025年度美丽公路项目”。
济南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目标,高品质打造省道103旅游公路,构建“交通+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作为全省第一条省级立项实施的旅游公路,交通运输部组织专家领导三次到现场调研指导,省交通运输厅发文推广“五新”创建模式。
省道103旅游公路总长约30公里,北起济南市中区,一路向南,直至济南泰安界,串联起泰山、趵突泉、红叶谷、九顶塔、金象山等多处高等级自然风景区,绘就“快进慢游”交旅融合新范本。
这是一条逃离喧嚣
拥抱山水的景观之路
全线打造了“离城觅趣,悠然见南山”“临流听溪,清泉石上流”“登高望岳,齐鲁青未了”三大文化景观,层层递进,渐入佳境。布设慢行系统,设置邻水游玩区域,彩色路面上点缀着泉水、荷花等彩绘,灵动优美,赏心悦目,吸引了众多骑行爱好者,慢慢体验沿路风景。
这是一条交旅融合
传承创新的活力之路
全线新建5处综合性服务驿站,平均每6公里一处,可提供约600个停车位,提供就餐、司机之家等旅游服务。成功举办了“山谷的意志”电子音乐节、山谷市集等经营性业态产业,配套星星书屋公益阅读场所。驿站兼具公交首末站功能,助力开通50余条公交线路,方便市民出游换乘。
这是一条集约环保
生态优先的绿色之路
充分利用原有交通设施,开拓生态循环发展新路径,节省投资5800余万元。
将山东省规模最大空腹式石拱桥二仙大桥,加固后用作左幅桥梁。仲宫大桥原右幅桥梁打造为卧虎山水库观景台。利用公路改线裁弯取直产生的空地建设了门牙和柳埠驿站,节约土地7.5公顷。拆除旧路路缘石用作休闲步道汀步石。
这是一条连接乡情
乡村振兴的赋能之路
在济南,省道103是一条进城的路,也是一条回家的路。她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带动经济、旅游产业蓬勃兴起。沿线乡镇新增露营地16个,民宿达到45家1200余间,可为游客提供农产品采摘、亲子游玩、休闲娱乐等服务。沿线新型路衍经济迅速兴起,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势动能。
交通是旅游的基石,旅游是交通的延伸。“十五五”期间,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将持续深入践行以交通建设赋能旅游发展理念,以路为笔、以景为墨,生动串联起全市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产业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健全管理机制,打造特色品牌,推动交旅融合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刘飞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