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 杨江参/文 部门供图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泉州多地推出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打造多元文旅体验。丰泽区以“夜浪漫”为主线,策划20场系列活动,涵盖簪花游、音乐赛事、夜市烟火;南安首次举办全球性高甲戏文化周,十大剧种同台献艺;惠安、安溪等地则融合惠女文化、茶韵秋香推出特色玩法。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将隆重推出“国庆演出周”,呈现多台重磅剧目。这个假期,不妨走进泉州,共赴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旅盛宴。
东区野摊夜市
丰泽:
浪漫簪花游 活力赛事夜
今年国庆,丰泽诚挚邀请大家畅玩“滨海浪漫线”。丰泽以“夜浪漫”为主线,精心策划了“浪漫簪花游”“活力赛事夜”“暖心畅享玩”等主题板块,系列活动20场,子活动超百项。
“浪漫簪花游”上线七大“簪花”系列活动,包含“簪花游园会”“簪花美食游”“簪花码头美学馆”“簪花音乐会”“簪花颂华章”等活动,游客可沿着6公里的滨海浪漫线漫步,邂逅“宋江阵”108位簪花大侠演出,再现泉州“棍棒手扑,妙绝天下”的民俗风采,沉浸式倾听海丝回响,感受闽南文化传承。
“活力赛事夜”上演3场精彩系列赛事、策划4个夜演点位,夜夜有演出、赛演齐聚。“暖心畅享玩”温馨服务享不停,参与“簪花博饼大会”,好礼送不停。国庆中秋期间,游客可加入世遗“追月计划”,搭乘“蟳埔号”免费公交,与浪漫海景为伴,共赏最美月圆。
九日山景区
南安:
首办高甲戏盛会 十大剧种齐相聚
2025年国庆喜逢中秋佳节,8天超长假期将至。南安市于9月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以“福见南安·享成功”为主题,以“乐购成功里,戏聚南安城”为口号的国庆中秋系列文旅活动。系列活动涵盖5大板块、40余项重点活动,并精心策划3条主题旅游线路,推出9大暖心惠民举措。
可沿着“古郡新潮·天际漫游”主题线路,前往海丝起点九日山,漫步丰州古城,走进九牧智能制造观光园、英良石材博物馆、新能源汽贸城等地。或选择“戏韵潮玩·山水入梦”主题线路,赴码头镇看“秋季村晚”,沿五里大盈溪漫步,在“天空之城、山水九都”体验低空观光新业态,去莲塘乡伴田园,投入潮玩活动。
“戏幻岑兜·高甲原乡”2025年天下高甲戏文化周暨第二届洪埔戏剧交流汇在岑兜拉开序幕。十大剧种丑行同台演绎各剧种经典折子戏,这也是泉州首次举办全球性的高甲戏盛会。现场更有戏剧盒子、文创市集、《高甲戏溯源》新书发布、少年传承计划等年轻化体验等你来探索,还可欣赏无人机烟花秀、“戏瓜”音乐嘉年华,以及“开心麻花”团队打造的跨界演出。
此外,还推出“成功生活”主题促消费活动,涵盖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商超酒店优惠,以及1000万元工会消费券、文旅套票、免费公交、智慧停车等八大惠民措施。
惠安:
推出篝火派对 邀您共度佳节
国庆中秋期间,惠安以惠女文化IP为核心,推出五大特色活动。惠女海韵休闲街区:闽南建筑与惠女文化融合的“城市会客厅”,提供服饰体验、妆造旅拍服务,毗邻崇武古城,国庆期间举办千人博饼游园活动。
惠女潮流盛宴:联合B站打造二次元嘉年华,包含coser巡游、国风动漫、灯光秀及宅舞、音乐会等互动,同步举办小惠女模特大赛和非遗活动。
稻田艺术季:走马埭推出篝火派对、稻田音乐会,营造全城欢庆氛围。主题旅游线路:升级惠女旅游巴士,推出古城、非遗等主题线路,并启动短视频大赛邀游客记录惠安风情。惠民礼包与体验:推出穿惠女服饰免费游景区、交通凭证享折扣等优惠,举办美食展销会及女排精英赛,展现惠女精神与山海风味。
茶王巡游
安溪:
人在草木间 斗茶擂台赛
今年国庆中秋恰逢安溪铁观音秋茶上市,安溪推出茶文旅消费季,围绕五大板块打造“全城茶香”氛围。
非遗活化体验:9月27日在中国茶都广场启动活动,千名采茶工集体开采,夜间上演“人在草木间”非遗茶秀,融合铁观音制茶、竹藤编、高甲戏等非遗项目,让文化“可感可品”。
传统斗茶盛会:9月27日至10月3日,五大产茶乡镇轮办“斗茶擂台赛”,游客可参与品鉴,见证“茶王”诞生,并体验闽南传统斗茶巡游。
新式茶饮潮流:同期举办“新式茶饮市集”,联合高校与企业推出铁观音特调饮品,打造年轻化“国潮”茶饮,吸引新消费群体。
全域茶旅线路:提供免费接驳巴士往返泉州古城与安溪,推出非遗制茶、温泉康养等主题线路,实现“移步换景、全程茶香”。
多重消费优惠:联合茶企、景区、酒店推出农特产品、旅行套票等礼包,让游客畅享实惠,助力安溪成为节日消费热点。
梨园戏《刘智远》
梨园戏:
“五届同台”演绎《陈三五娘》
今年国庆假期,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隆重推出“国庆演出周”,呈现多台重磅剧目,集中展现梨园戏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与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
据悉,自2013年起,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坚持在国庆黄金周精心策划演出周活动,12年未曾间断,“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这个国庆,相约泉州,聆听穿越千年的雅乐,见证五代同台的薪火,感受古老剧种的青春脉搏。
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相关负责人林小伟介绍,本次演出周亮点纷呈,小梨园流派传统剧目《陈三五娘》的“五届同台”演绎,1977级、1989级、1997级、2007级、2018/2019级同台亮相,完整呈现古老南戏跨越70多年的传承,让观众直观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代代相守中焕发的生命力。
“读剧”泉州首演,由“二度梅”“文华表演奖”获得者曾静萍,以及1977级梨园戏艺术家张纯吉、林苍晓、李辉逸倾情演绎。
□海都时评
真正长久的待客之道
簪花游园、高甲戏周、斗茶擂台、梨园戏传承……这个国庆,泉州各地文旅活动玩出了新高度。
文旅经济已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有朋自远方来。泉州各地为了让客人感受到“宾至如归”,纷纷出实招。比如丰泽区提供免费“蟳埔号”公交,南安推出1000万元消费券,惠安则让穿着惠女服饰的游客免费游景区……这些实惠举措,比任何华美口号都更能让游客感受到诚意。
“宠客”是一种思维,重在细节体验。怎样的体验才能让人念念不忘?这要求各地跳出“办活动—引客流—促消费”的传统逻辑,用恰到好处的体贴和真诚打动人。是否能让游客轻松找到厕所?高峰期时能否及时疏导?……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恰恰构成了游客对一座城市的整体印象。节日的热闹会过去,但被尊重、被体贴的感受会长久留存。
“宠客”不是讨好,不能无底线。“宠客”更要拿捏好度,不能内卷,不能以牺牲本地居民的权益为代价。当游客与在地文化深度联结,从旁观者变为体验者,从消费者升级为共创者,这才是最好的城市代言。
旅游并非一时一刻的热度营销,而是要在长时间维度上见真章。期待更多地方用真心换真心,长久留住人心,引来更多游客。只有规范合理、因地制宜的“宠”,才是真正长久的待客之道。 (白水)
编辑:李焕泉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