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旅居云南·心之所向”2025年全国媒体达人云南行活动走进昭通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云贵高原的群峰之间,采风团沉浸式体验了这片“黑颈鹤之乡”的生态之美,见证秋日高原湿地的独特魅力。
一山四季:秋染草甸如油画
当日午后,采风团沿昭普绿道西行82公里,抵达海拔3364米的大山包保护区。秋风掠过高山草场,金黄色燕麦田与暗红色荞麦田交织错落,白色洋芋花随风摇曳,将大地铺成绚丽的“天然油画”。
鸡公山险峰是保护区的“天然观景台”。采风团沿两尺宽山间小径登顶,虽体力受挑战,眼前景致却令人叹服:西南方向,滇东第一峰大药山巍然矗立;群山之间,牛栏江与金沙江蜿蜒奔腾;脚下,深达2000余米的玄武岩大峡谷气势恢宏——谷底尚是夏日炎炎,山顶已浸满秋意。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拔落差,造就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景。”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秋季是大山包最美时节,蓝天白云、朝霞夕阳为山峦草甸、高原湖泊镀上斑斓色彩,伴着丰收的荞麦香气,尽显高原秋日的灵动与厚重。
鹤舞高原:2100余只“精灵”将归
“雁鹅雁鹅,九月九来,三月三走”,当地牧民传唱的古老歌谣,预示着黑颈鹤迁徙季的临近。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是大山包最珍贵的“客人”,而当地的生态保护成效,正让这份“约定”愈发牢固。
近年来,昭阳区以“保护生态、维护系统平衡”为核心,实施退耕还林还湿2.2万亩、改良新增草场7.3万亩等措施,黑颈鹤栖息地生态持续改善。数据显示,越冬黑颈鹤数量从1990年的200余只,增至2024年的2100余只。2004年12月,大山包更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斩获“中国黑颈鹤之乡”“中国最美湿地”称号。
除了生态价值,大山包还是户外运动的“极限赛场”。2014年,这里被国际翼装飞行组织认证为“世界最高公路直达跳点翼装飞行基地”,即便非飞行季,鸡公山跳台的险峻依旧震撼人心。
秋韵引客:国庆旅游迎热潮
“生态好了、设施全了,秋天来大山包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当地村民说,秋日宜人的气候与壮美的风光,让这里成为摄影爱好者、自然体验者的“心头好”,国庆期间更是客流高峰。
为迎接旺季,昭通市已推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将大山包与昭通古城、盐津豆沙关、彝良小草坝等景点串联,为游客打造“生态+人文”的多元体验。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金色草甸,牛羊悠闲觅食,高原湖泊倒映天光云影。此刻的大山包,正以最美的秋日姿态,静候着全国游客的到来,也盼望着那些即将归巢的“高原精灵”。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