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三峡里,弦歌宜昌城”。为第十六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量身打造的歌曲《宜昌行》,在宣传宜昌文旅资源的同时,更成为对外推介宜昌的窗口。透过这首歌,我们仿佛能触摸到来电之城的脉搏,那里有自然的馈赠,有人文的积淀,更有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宜昌抬头见山,低头见水,转身是千年史诗,回眸是别样温情。歌曲中描绘的“山有金,水有银,天有数字云”不仅是文学修辞,更是宜昌自然美景的真实写照,奔流不息的长江,秀丽婉约的清江,雄奇险峻的西陵峡,还有清江画廊、三峡人家、车溪、磨基山公园等等,共同构成了一半山水一半城的魅力宜昌。宜昌的山水美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映衬、相互交融中,孕育了宜昌城市的独特肌理。三峡大坝的雄姿与周边翠绿的山峦相映成趣,九畹溪、朝天吼与游客的尖叫声、欢呼声相互交织,滨江公园与健身、遛弯人群的彼此约定,置身宜昌的每个人,都能在山水之间感受到与众不同的呼吸和触动。这座城市如同精心雕琢的山水长卷,既保留了自然风光的底蕴,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宜昌的景不仅停留在视觉层面,更延伸至味蕾的极致体验。“吃土菜,喝老酒,让你蛮过瘾”《宜昌行》中的美食早已成为宜昌人民不可或缺的生活日常。清晨咬一口满嘴鲜香的红油包子,唤醒一天的活力能量;中午品尝刚刚出水的宜昌肥鱼,简单烹饪便成为令人回味无穷的饕餮盛宴;傍晚时分吃一口萝卜饺子,喝一口冰镇凉虾,一天的班味和疲惫瞬间消散。宜昌还有秭归脐橙、夷陵猕猴桃、宜都清江鲟鱼子酱、长阳魔芋等等,这些特色美食汇聚了宜昌水土的精华,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佳肴,更是宜昌人生活方式与文化认同的载体,通过美食这座桥梁,外来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也能让更多人认识宜昌、走进宜昌、爱上宜昌、留在宜昌。
“水电之都智能化了,谁敢说不行”,《宜昌行》不仅从山水与美食角度诠释了宜昌行在哪里,更是从城市发展角度讲解了宜昌为什么行。近年来,宜昌牢记殷殷嘱托,坚持人文与经济交融共进,绘就出“生态优美、产业兴旺、诗意栖居”的万千气象。作为“大国重器”三峡工程所在地,依托丰富的水、风、光、页岩气等资源,宜昌正积极打造千亿级清洁能源产业,大力推进从“水电之都”到“清洁能源之都”的转型。与此同时,宜昌积极寻求对外合作交流,以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为平台,加强与重庆等长江沿线城市的深度合作交流,促进人文与经济共荣共生。“神武峡”等精品旅游线路的串联成链,让壮美三峡的品牌影响力更加响亮。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为宜昌构建起了更加稳健多元的发展脉络,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看了无数景,还是宜昌行。”当前宜昌正处于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关键时期,以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为契机,宜昌将充分发挥世界级山水、世界级文化、世界级工程等独特优势,加快建设最具文化底蕴的世界峡区旅游城市。《宜昌行》唱出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风景,更是城市温度活力的集中呈现,《宜昌行》的旋律依然在长江上空回荡,宜昌的故事也正在持续书写。
作者:张谨(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委宣传部)
漫画:程曦(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责编:丁楚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