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祠秋色 张贵荣 摄
不知不觉间,秋姑娘提着裙摆来到了太原。天空像被清水洗过的蓝宝石,秋风轻轻拂过树梢,树叶打着旋儿地飘落,仿佛千万只金蝴蝶在跳圆舞曲。抬头望,天上南归的候鸟,一步三回头,仿佛舍不得离开这片土地。低头看,水中的游鱼互相追逐嬉戏,哪管它冬夏春秋。我是在赞美太原的秋天,“一枕新凉一扇风”。自从有了太原的名称,就有了太原的秋天。但是,现在太原的秋天,并不是过去太原的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太原秋天的美,是传续厚植了山川河流自然的美。
太原的形胜是“三面环山,一水中分,九河环绕”。几十年来,太原市建设了南北延伸40多公里的汾河景区,将九条绕城的边山河流疏浚贯通至源头。在簸箕形的山坡上建设了若干个城郊森林公园,把整个山川河流都绿化成郁郁葱葱的景区。一到秋天,漫山遍野五彩缤纷,层峦叠嶂绚丽多彩。这些地方不仅有方便交通的道路,而且还修建了曲径通幽的步道,增设了建筑小品,野趣横生,人文荟萃。当然,最有灵魂的还是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传统古建。环境产生人文,人文提升景观,自然和人文的结合,便是太原秋天最美、最具质感的记忆。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太原秋天的美,是保护修缮了无数古建筑群的美。
太原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在太原府城里,保护、修缮了诸多传统古建,如文庙、纯阳宫、崇善寺、唱经楼、普光寺、皇庙……修复的古建民居和特色建筑就更多了。更具标志性意义的晋祠、永祚寺、太原古县城,早已在全国闻名遐迩。这些建筑群,无论是寺庙祠观,还是深宫庭院,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古木参天,藤萝绕径;禅意萦回,环境清幽。秋日游斯,天高气爽,黄叶飘落;檀香氤氲,磬声悠长。看建筑风格,观雕刻艺术;探文脉历史,究传续辉煌;思来于何处,想走向何方。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好不从容自在。真的,对于秋天的追寻,只有到人文荟萃的环境里,方能提升境界,充盈胸怀。回望太原的有识之士,为太原保留、修缮、重建了众多的人文遗迹,使太原的城市更有品位,让太原的秋景更具雅趣。
城中秋色晚来重,霜染枫林似画中。太原秋天的美,是建设宜居城市的美。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太原市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南拓北延,东展西扩,将城区规划到二龙山下、小店村旁,将楼房盖在东岭之巅、西山半腰。城市扩大了,作为城市框架的街道自然延展拉长。街道两边都栽植了不同品种的树木。太原市历史悠久的公园就数文瀛公园。从全民义务劳动建设的迎泽公园开始,到现在已建成了市级公园99个、生态公园27个,街头游园、绿地更是数不胜数。公园的主要元素,就是叠山理水、植树养花、种草筑蹊,而栽树是营造氛围的重头戏。现在这些公园都引进了很多树种,有四季常青的,也有造型奇雅的,色彩变化上也显示出十足的规划设计感。
这十多年间,太原拓宽改造、立体交叉建设了四通八达的快车道。特别是绕城和出城的几条道路,两边不同层次、不同树种交相辉映的林带,把城市变成藏在花园里的建筑。金秋时节,太原就像一首金色的交响曲,音符里跳跃着成熟的喜悦和人生的沉淀。你可以到五一路、青年路看黄灿灿的银杏树叶翻飞飘撒铺成的金色大道。还可以到迎泽公园、晋阳湖公园、龙潭公园、双塔公园……赏秋水荡漾、黄花满地、风轻云淡,激发自己的欢欣。你也可以驾车到滨河东西路、龙城大街、阳兴大道、晋阳大道……观两边花木葱茏,色彩斑斓;看远山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望天上碧空如洗,秋光如练。游目骋怀,录制自己的心旷神怡。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太原秋天的美,是太原人拥有平和、淡雅心境的美。
我有一位老同事,退休以后,大多时间在外地寓居,冬天长住海南,平时周游全国。有一次,我们几个老兄弟在一块小酌,他说:“太原这个城市还真不赖。”我理解他具体想表达的是——太原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些年又坚持绿化、美化、彩化、亮化,环境非常优美;在交通方面,地铁、高速、快车道齐发力,市民出行也很方便;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他是一个很有鉴别能力的人,能由衷地说太原好,那确实是和全国同类城市反复比较后,吐露的心声。试想,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暂住人员,或者从全国各地到太原创业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心境,一定会如秋水、秋风、秋景一样,清爽宜人,丰富多彩。
秋天的底色是温馨、祥和、柔婉和尊贵,秋天的心境应该是空灵、幽静、舒心和平和,它表达着丰盈、圆满、成熟和收获。太原人在这种心境中,感受着美好。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的《秋词》,道出了秋天的韵味。我说晋阳“天凉好个秋”,是想表达太原已经到了收获的时节。
并州新闻 吴国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