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两口退休快两年了,前阵子总琢磨着自驾出去看看古镇——可一想到那些网红古镇,全是挤挤嚷嚷的打卡团,卖的小吃全国一个味,就提不起劲。后来老王说:“不如咱沿着大运河走?听说老运河边的古镇,还藏着本地人过日子的烟火气呢!”
就这么定了!从家里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浙江段慢慢开,每天就开1-2小时,累了就停,没想到这一路下来,竟挖到12个“活着的古镇”——不是那种“只供拍照”的空壳子,而是有老人在河边洗衣、巷子里飘着饭菜香、小孩在石板路上追跑的真古镇。今天就把这些宝贝地方跟大家唠唠,每个都附停车攻略,退休想古镇自驾的朋友,直接抄作业!
1. 苏州·平江路(不是主街!是巷子里的老苏州)
咱先到苏州,好多人说平江路商业化重,那是你没找对地方!主街确实全是网红店,但往旁边的“大儒巷”“钮家巷”钻,才算摸到了老平江的魂。
那天早上8点多到的,巷子里的早餐店刚蒸好汤包,蒸笼掀开的热气裹着肉香飘出来;有个老奶奶坐在河边石阶上,手里搓着衣服,跟对面晾被子的大爷唠家常;还有家开了三十年的修鞋铺,老师傅戴着老花镜,手里的针线飞得比年轻人还快。咱在巷口买了碗桂花糖粥,5块钱,甜而不腻,就着隔壁摊的粢饭团,吃得心里暖乎乎的。
停车攻略:平江路主街千万别开车进!建议停“大儒巷停车场”(就在大儒巷和临顿路交叉口),步行5分钟就到巷口。15元/天,早上8点前到,能抢到靠近巷口的车位;要是来晚了,旁边的“观前街地下停车场”也能停,20元/天,就是得多走10分钟。
2. 苏州·山塘街(避开主街,走“下塘街”)
山塘街咱也去了,但没走游客扎堆的主街,跟着本地大爷指的路,绕到了河对岸的“下塘街”——这才是老山塘的样子!
下塘街的河边全是老房子,有的门口挂着“居民出入口,游客止步”的牌子,但大多时候,当地人看到咱老两口溜达,还会笑着让咱“慢慢看”。有户人家在门口摆了张竹椅,老爷子躺着听评弹,收音机里的“唐伯虎点秋香”飘得老远;还有个小院子开着门,里面种满了月季,女主人说“喜欢就进来拍,别碰花就行”。
停车攻略:停“山塘街景区北停车场”(广济路那边),车位多,12元/天,步行到下塘街也就7分钟。别停主街旁边的小停车场,又贵(20元/小时)又不好找车位。
3. 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运河边的慢生活)
从苏州开1小时就到无锡,清名桥这地儿,咱老两口待了整整一下午。不是因为景点多,是因为坐在运河边的石凳上,看船来船去太舒服了。
这街区里没那么多商铺,大多是老无锡人住着——有阿姨在河边捶衣服,“砰砰”的声音跟船桨声搭着;巷子里的小超市,卖的还是老牌子的酱油和醋;还有家“老无锡馄饨店”,老板说开了二十年,咱点了碗荠菜馄饨,15块钱,馅儿足得很,汤里还飘着虾米。清名桥本身也好看,石拱桥跨在运河上,下午的太阳照过来,桥影子落在水里,晃悠悠的。
停车攻略:停“清名桥南停车场”(通扬南路那边),10元/天,步行到清名桥只要3分钟。要是想停得近点,也能停街区里的“南下塘停车场”,就是车位少,得早到。
4. 无锡·荡口古镇(少点商业化,多点家常味)
荡口古镇比清名桥大些,但好在没那么多网红店,走几步就能看到本地人生活的痕迹。
咱在古镇里溜达时,碰到个卖麦芽糖的老爷子,推着个旧自行车,车后座绑着糖罐,10块钱一小块,嚼着甜滋滋的,还是小时候的味道;河边有户人家开了个小茶馆,就摆了四五张桌子,老板娘泡的无锡碧螺春,20块钱一壶,能坐一下午;还有古镇深处的“荡口小学”,放学的时候,小孩们背着书包跑出来,巷子里一下子就热闹了。
停车攻略:停“荡口古镇东停车场”,8元/天,车位特别多,步行到古镇入口5分钟。别停古镇正门的停车场,周末容易堵。
5. 常州·焦溪古镇(藏得深的“活着的古镇”)
焦溪古镇是咱偶然发现的,导航上都不算热门景点,可一进去就惊着了——青石板路没怎么修,还是老样子,两边的房子都是砖木结构,有的门口还挂着“百年老宅”的牌子。
咱在古镇里找了家小饭馆,老板是本地人,推荐了“焦溪羊肉面”,30块钱一碗,羊肉炖得烂烂的,汤一点不膻;吃完饭溜达,看到几个老人在巷口下棋,围着一群人看,有说有笑的;还有个老奶奶在卖自己种的青菜,5块钱一把,新鲜得很。这地方没什么游客,全是当地人的日常,太接地气了。
停车攻略:古镇门口有个“焦溪古镇临时停车场”,免费!但车位不多,早上10点前到基本能停。要是满了,就停旁边的“焦溪社区停车场”,5元/天,步行2分钟就到。
6. 镇江·西津渡古街(有历史感的慢街区)
西津渡古街在镇江市区,旁边就是长江,老街上的青石板路被踩得发亮,一看就有年头了。
咱最喜欢这儿的“老茶馆”,有家国营的“西津渡茶馆”,里面摆着旧桌子旧椅子,点杯绿茶15块钱,能坐着看窗外的人来人往;还有个“救生会旧址”,进去看看能知道以前运河上的救生故事,不用门票;傍晚的时候,老街上的灯笼会亮起来,暖黄色的光照着老建筑,特别有感觉。
停车攻略:停“西津渡景区停车场”(蒜山路上),15元/天,车位不算多,但下午3点后去基本有位。要是想省钱,也能停附近的“大西路停车场”,10元/天,步行10分钟到古街。
7. 扬州·东关街(避开主街,钻“东关古巷”)
扬州东关街名气大,但主街确实商业化重点,咱老两口发现,旁边的“东关古巷”才是宝藏——窄窄的巷子,两边全是老房子,有的还住着人,门口挂着腌菜坛子、晾着衣服。
在古巷里,咱找到了家“老扬州早茶店”,没招牌,全靠本地人带,点了烫干丝、三丁包,才花了25块钱,味道比主街的连锁店正宗多了;巷子里还有个“东关城墙”,爬上去不用钱,能看到整个古巷的样子,还有远处的运河;下午的时候,有老人在巷口拉二胡,调子慢悠悠的,听得人心里特别静。
停车攻略:停“东关街北停车场”(国庆路上),12元/天,步行到东关古巷5分钟。别停主街的地下停车场,周末要排队半小时以上。
8.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运河边的“小江南”)
嘉兴月河街区,名字就好听,一条小河穿街而过,河边全是白墙黑瓦的房子,跟画儿似的。
咱在这儿吃了“嘉兴肉粽”,巷子里的一家小店,5块钱一个,肉多到溢出来,蘸点醋吃,绝了;还有“南湖菱”,秋天去正好,10块钱一斤,生吃脆生生的;傍晚的时候,河边会有本地人散步,有的带着狗,有的推着婴儿车,慢慢悠悠的,特别惬意。
停车攻略:停“月河街区东停车场”(建国北路上),10元/天,车位多,步行3分钟到街区。要是想停得近,就停“月河客栈停车场”,15元/天,就在街区门口。
9. 嘉兴·乌镇(别去西栅!去东栅生活区)
说起乌镇,好多人想到西栅的夜景,但咱老两口觉得,东栅的生活区才叫“活着的乌镇”——没那么多游客,全是原住民的日常。
东栅里有“茅盾故居”,但咱更喜欢逛旁边的小巷,比如“财神湾”附近,有阿姨在河边洗菜,有大爷在门口修渔网;还有家“乌镇老茶馆”,里面全是本地老人,喝着茶聊着天,咱也凑过去坐了会儿,听他们说乌镇的老故事;巷子里的小铺子卖的都是本地特产,比如乌镇酱鸭、蓝印花布,价格也不坑人。
停车攻略:停“乌镇东栅停车场”,15元/天,车位多,步行到东栅入口5分钟。别停西栅停车场,离东栅远,还贵。
10. 湖州·南浔古镇(有“豪门”味,也有烟火气)
南浔古镇跟别的古镇不一样,既有“张石铭旧宅”这种大户人家的院子,也有河边的普通民居,两种味道混在一起,特别有意思。
咱先逛了旧宅,感受下以前的“豪门”生活,然后就钻到旁边的小巷子里——有老奶奶在门口晒被子,有小孩在巷子里追蝴蝶,还有家“南浔馄饨店”,老板说自己做了三十年馄饨,12块钱一碗,皮薄馅大;傍晚的时候,运河上的船慢慢划过,船夫还会唱两句湖州小调,特别有味道。
停车攻略:停“南浔古镇北停车场”,10元/天,步行到古镇入口3分钟。要是想停得近点,就停“南浔游客中心停车场”,15元/天,就在门口。
11. 绍兴·仓桥直街(黄酒香里的老绍兴)
绍兴仓桥直街,一进去就闻到黄酒的香味,两边的小铺子卖着黄酒、茴香豆、臭豆腐,全是绍兴的味道。
咱在这儿吃了“绍兴臭豆腐”,5块钱一份,外酥里嫩,蘸点甜酱,太好吃了;还有“黄酒棒冰”,10块钱一根,带着淡淡的黄酒味,不腻;巷子里有个“仓桥”,站在桥上能看到整个直街的样子,河边还有乌篷船,100块钱一艘,能坐两个人,船夫会带你逛一圈运河,还会讲绍兴的故事。
停车攻略:停“仓桥直街西停车场”(解放南路上),12元/天,车位多,步行到直街5分钟。别停直街旁边的小巷子里,容易被贴条。
12. 杭州·小河直街(杭州城里的“慢角落”)
最后一站到杭州小河直街,就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旁边,离市区不远,但特别安静。
咱在这儿找了家“河边咖啡馆”,坐在窗边,看着运河上的船来来往往,点杯咖啡30块钱,能坐一下午;巷子里有很多小民宿,都是老房子改造的,门口种着花,特别好看;还有家“杭州老面馆”,卖的“片儿川”,18块钱一碗,笋片、肉片、雪菜,鲜得很。傍晚的时候,本地人会来这儿散步,有的还带着野餐垫,在河边草地上坐着聊天。
停车攻略:停“小河直街停车场”(和睦路上),15元/天,车位不算多,但下午4点后去基本有位。要是满了,就停旁边的“和睦公园停车场”,10元/天,步行5分钟到直街。
老两口的自驾小总结
这趟沿大运河自驾,咱老两口走了20多天,没赶过一次路,每天就开1-2小时,到了古镇就慢慢溜达,吃点本地小吃,跟当地人聊聊天——才发现,“活着的古镇”不是那些刷得崭新的房子、满街的网红店,而是有老人在河边洗衣、有小孩在巷子里奔跑、有本地人日常吃饭的小馆子,是能闻到烟火气的地方。
而且这些古镇停车都不算难,只要提前找好停车场,基本不用愁。退休的老伙计们,要是也想自驾,别总想着“等准备好”,沿着大运河走一圈,慢慢逛,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么慢,这么舒服。
下次咱还想再走一遍,说不定又能挖出新的“宝贝古镇”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