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金汇墩头村的“飞云岛・雁南飞”项目即将焕新亮相。这里碧水环伺、古桥卧波,白墙黛瓦倒映粼粼波光,连片花田与金黄稻田随秋风翻涌,将江南水乡的温婉诗意铺展到极致;而当目光流转,郊野运动中心的球场水天一色,球杆挥击间漾起现代运动的活力;黛瓦飞檐的乡村酒店藏着轻奢质感,落地玻璃窗将水乡景致框成流动画卷。
“飞云岛·雁南飞”的蜕变始于一座百年老宅的涅槃重生,一年多时间,村里陆续筑起郊野运动中心、乡村酒店、特色餐饮等多元业态集群,让沉睡的历史宅院迸发“文化传承+商业爆燃”的双重活力。一边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千年意蕴,一边是“运动休闲+品质旅居”的摩登时尚,传统水乡肌理与高端现代配套在此碰撞出独特气场,成为金汇十余年跨越式发展的“鲜活样本”!
“飞云岛·雁南飞”的破茧成蝶,仅仅是金汇镇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奉贤新城“北大门”和对接主城区的“桥头堡”,金汇镇以敢为人先的魄力,用短短十余年时间,完成了从农业乡镇到产城融合新高地的历史性跨越。昔日的广袤农田,早已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四通八达的路网、日趋完善的配套所取代,活力迸发、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图景跃然眼前。
“飞云岛·雁南飞”(效果图)
面向新征程,金汇镇豪情满怀。它以“投资型政府”理念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以“四金”平台强大引擎驱动经济转型升级,以创新基层治理夯实社会根基,以乡村振兴绘就发展底色,将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全速前进,奋力谱写一曲产业腾飞与民生幸福交相辉映的华彩乐章,为奉贤打造南上海重要增长极贡献金汇力量。
“投资型政府”聚势赋能 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金汇是奉贤区产业重镇,工商业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正依托辉展、妙可蓝多、燕太太等龙头企业,打造水果、奶油奶酪、燕窝三大交易中心,持续打响“上海食品城”的知名度。
2025年上半年,金汇经济发展交出多份“全区第一”的亮眼答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双双斩获全区街镇第一;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5.44亿元,落地亿元以上项目6个,数量稳居全区首位,以“加速度”领跑奉贤产业实体赛道。
东方美谷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金汇党委政府始终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产业主导、平台赋能、模式创新”三管齐下拉动镇域经济提质增效。一方面,滚动推进“三个一百万”项目,腾挪优质产业空间,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更值得一提的是,金汇有值得骄傲的“四金”发展平台矩阵,如今正成为镇域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
“金品汇萃”线上商城:开创全市首个“政府搭台+工厂直供”电商新模式,既助力本土品牌打响知名度,更创新收益反哺机制,带动全镇18个村集体经济增收。截至目前,平台已吸纳66家优质企业入驻,上线商品超1000件,累计访问量突破150万人次,今年以来销售额强势突破1000万元,实现“企业增效+乡村振兴”的双赢格局。上海海誉食品董事长余学荣感叹:“金品汇萃平台,让我们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作,真正感受到政府‘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金企汇”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全区首个镇域企业供需对接平台,编制镇级“金企汇・会员库”目录册,以打造“党建+产业”生态圈为核心,深化产业链资源共享,为企业开设线上线下议事会与精品推荐会,精准打破企业上下游信息壁垒。目前平台已吸纳百余家优质企业,成功促成合作项目53个,累计采购金额突破8000万元,为镇域经济内循环注入“金汇动能”。
“金租汇”厂房租赁平台:创新打造镇级厂房数字招租平台,实现厂房资源智能化管理与高效匹配,破解传统招租“信息不对称、对接效率低、供需匹配难”的痛点。截至目前,已通过平台消化28个优质地块、6.8万平方米物理空间,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镇域工业厂房数字化全覆盖,开创全区厂房管理数字化升级新范式。
上海万洋科技城
“金食汇”为老助餐平台:构建全区首个“助餐+养老+乡村振兴”融合型服务体系,以“政府引导+企业运营+集体参与”模式成立上海金食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中央厨房+18村配送点+入户送餐”三级网络。项目设置分层补贴机制确保老人“吃得好、吃得起”,更好融入健康管理、安全守护等综合服务,将于2025年重阳节正式运营,将惠及全镇2000余名农村老年人及困难群体,创全区农村助餐服务覆盖广度新纪录。
在产业赋能之外,金汇更探索全市领先的政府投资新模式:通过政府资金撬动行业资源,与龙头企业合资共建。目前已联合华电、吉晨卫生等成立4家合资公司,推动富而康、平高食品等项目达产见效;下一步聚焦宠物经济、鲜啤等新兴赛道,构建完善政府投资体系,持续增强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从空心村到活力村 乡村振兴的“金”字答卷
走进四面环水的墩头村,白墙黛瓦、水清岸绿,大面积的花田稻田与林地景观交织在一起,色彩随季节而变换,与水乡风光相映成趣,展现出层次丰富的乡村画卷。这里有江南水乡的诗意,也有郊野运动中心的时尚活力,当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在此碰撞,便汇聚成魔都乡野最具魅力的模样。眼下,“飞云岛·雁南飞”项目已初具规模,正以全新姿态迎接盛大开业。
几年前,墩头村还是一座不起眼的村庄,大量老宅闲置甚至破败。如今,墩头村不仅成为全区乡村振兴的示范窗口,更探索出“文化唤醒+原居安老”的双轨振兴路径。
过去一年,墩头村实施全区首个“整村农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清退复垦碎片、低效、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及果林地、坑塘水面,依托交通与生态优势盘活土地资源;同步打造网红吊桥、精品酒店等特色项目,引入郊野运动中心、乡村酒店、特色餐饮等复合业态——既保留乡村传统肌理,又植入现代服务功能,实现文旅商体展农的融合。
金星村花开半夏·村上村宿
为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墩头村村委会还通过深度绑定市场力量,共同成立新的股权合作运营公司,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壮大村级经济,最终实现村集体可支配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稳步提升。
而真正让村民安心的,是另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危房原址修缮。面对乡村老龄人口多、住房年久失修的现实困境,金汇镇没有选择大拆大建,而是推出“原址修缮、政府补贴、村民自愿”的微更新模式。通过专业团队入户评估、定制修缮方案,既保持农房传统风貌,也彻底解决漏雨、结构不稳等安全隐患。
“老宅子修好了,儿子一家周末更愿意回来了。”打小在墩头村居住的王阿婆站在整修一新的屋檐下笑着说。房屋安全了,村民留下来了,乡愁也有了依托,墩头村的变化,折射出金汇镇乡村振兴的深层逻辑:紧扣“人”的需求,将文化复兴与原居安老相结合,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金汇镇明星村的树间跳动森林探索营地
墩头村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金汇创新“集体经济运营模式”转变,积极实践以村级经济参与项目运营的发展模式,构建多元化农村增收体系,推动文旅商体展农融合发展以点带面形成“一村一特色”,带动乡村经济蓬勃发展,推动民生福祉再提升。去年,集体资产壮大已取得一定成效。镇村两级集体资产总额达86亿元,其中村级集体资产总额超15亿元,南行、周家、新强、白沙、百曲、行前、金星等7个村实现资产过亿。一座座原本静谧的村庄逐渐焕发出有活力、有温度的生命力,让村民们既享受城市水平的居住安全,也留住世代相依的邻里温情,让乡村成为可延续、可生长的生活家园。
生活配套“高分亮相” 宜居新城幸福满格
驱车行驶在今日的金汇,已难觅昔日阡陌农田的旧影。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现代化住宅小区和不断完善的城市配套。龙湖天街等商业综合体的落地,改变了辖区居民消费休闲的选择图景,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加速集聚,更让金汇成为奉贤新城北拓的重要战略空间、人口导入和产业升级的新承载地。
作为奉贤新城重要承载区,金汇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刷新城市界面,更以扎实的民生服务温暖着近二十万常住人口。
龙湖上海金汇天街
医疗资源“质量双优”:成功引入国妇婴、复旦儿科医院(在建)两家三甲医院,全力打造妇儿亚洲医学中心;新建牙皮防所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居民“家门口就能享优质医疗”,创全区街镇优质医疗资源集聚密度新高度。
教育资源“顶尖化集聚”:上海中学国际部、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上海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学校、上海理工大学附属泰日学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等一批全市顶尖教育资源密集落地,构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优质体系。
东华大学附属致远中学
交通网络“双快化升级”:S4、S3高速已实现与市中心“无缝对接”,未来奉贤线市域铁路建成后,将构建“高速+市域铁路”双快交通体系。
宜居宜业之城,必是民生幸福之城。面对人口快速导入,金汇累计供应14个小区953套公租房,更有101间“暖友之家”“金汇里”“亦致乡寓”等优质乡村人才公寓,形成多类型房源矩阵。依托奉发未来·煜丰苑社区保租房项目,建设人才服务驿站,具备健身、阅读、会客、儿童活动等配套功能设施,融党群服务和人才服务为一体。
与此同时,金汇还夯实全生命周期“汇助才”人才服务链,全力做好人才落户、租房补贴等人才政策落实工作。在金汇某生物科技企业工作的青浦姑娘张怡婷说:“在金汇,我找到了事业的扎根感和文化的归属感,这里是我们实现梦想的热土。”
一座宜居宜业的新城,不仅是高楼广厦的堆砌,更是让生活其间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便捷、温暖与尊严。如今的金汇,不仅是一座产业兴旺的活力之城,更成为心安之处是吾乡的温暖之城,它正以坚实的步伐,助力奉贤朝着“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目标迈进,用持续的奋斗笔触,绘制一幅充满温度与活力的新城画卷,力争成为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示范意义的现代化新城。
原标题:《金汇:“四金”平台点燃经济引擎,十年巨变重塑奉贤北门户》
栏目主编:刘锟 文字编辑:俞宏浩
达令港公园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沈思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