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教寺出来,沿着昭德南街继续往北,想去驼山看石窟。
这一带是一片居民区,这可能就是从老街搬出的新回民居住区。
看到了门上的伊斯兰文字,我的猜想被验证了。原来老街的那些住户早已经搬了出来。
去驼山路程有点远,徒步显然不行了,就在回民区外边的公路上叫了一辆滴滴,直接把我送到了驼山脚下。
驼山,是国家地质公园,自古以来就是名震青齐的游览胜地,号称"驼岭千寻"。因有驼山石窟,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前,立有驼山石窟碑石,标明了其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位。
驼山,绵延数里,远远望去,顶上双峰对峙,"其象如驼",故名驼山。又有“驼铃千寻”之称。
驼山因山峰双峰对峙,山体三面盘踞,形似伏卧的骆驼而得名。驼岭绵延数里,古时以八尺为一寻,故称“驼岭千寻”,是青州古八景之一。明嘉靖“青州府志”载:“山横亘数里,三面盘踞作驼形,身首宛然,遥睇弥真”。明万历亦有进士李本纬赞云:芙蓉凝望里,横亘立巑岏,叠翠三千尺,埋云十二盘。峰骈肩若耸,冈坦脊偏宽。怪道驼为号,丰茸紫气攒。
因为膝盖滑膜炎,好几年都不爬山了,但这次为了来看驼山石窟,不得不上山了。驼山现在开发了旅游,这些亭子看样子是新修建的。在山上修建一些亭子很有必要,别的不说,为爬山者提供一个休息之处也是很好的。这座亭子叫做拜佛台。进得山来,先拜拜佛。
登山始处,山前石壁上,明正德年间兵部尚书乔宇篆书"驼山"二字,至今赫然在目。“驼山”楷体榜书为明正德年间乔宇所书。字体刚劲有力,虽历经沧桑,仍雄风依旧。乔宇,山西乐平人,官至兵部、礼部、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加少保。
山高岭翠,自然景色优美。
它与城南的云门山、劈山同为古城青州的天然屏障,被《齐乘》赞为"三山联翠,障城如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