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来江西之前我没抱太大期待。
但一趟走完南昌和景德镇,反而对这两个城市印象特别深。
这俩地方不远,坐高铁也就一个小时,但气质差得离谱,真像一个粗犷派大哥,一个文静慢性子。
南昌是火,景德镇是静
刚下南昌站那会儿,就觉得这城市火气旺。
南昌这地方,从历史到现实,都透着一股“要干就干”的劲儿。
八一起义纪念馆那块碑,站在面前你不自觉就挺直腰板。广场上成群的大爷大妈跳舞、拉歌、放喇叭,声音大的那种,气氛热到能烤红脸。
南昌人说话快、办事冲,问路都像在吵架,但不是不耐烦,是性格直。
饭馆老板端菜直接吼:“毛豆炒辣子上咯——快趁热吃!”
坐公交听到司机师傅和乘客聊天,从火车头聊到赣江大桥,语速堪比rap。
跟南昌比起来,景德镇就文气多了。
不是那种装文艺的文气,而是带点“克制”的那种安静。
城市不大,但干净利落,天蓝得出奇,不管你走到哪儿,路边总能看到和瓷器沾边的东西:墙画、路牌、雕塑、甚至垃圾桶,都是青花瓷配色。
景德镇人也话不多,摊主坐在小马扎上捏泥人、画釉彩、烧瓷坯,表情稳如老僧。
在陶溪川文创街区,有的师傅坐在转盘前一整天,只雕一个小杯子。
- 南昌是响亮的锣鼓,热血不等人;景德镇是温水泡茶,细活慢慢来。
一个忙着发展,一个守着手艺
南昌是省会城市,城市框架大,地铁通、楼盘多、新区建得飞快。
随便走两步就是写字楼、综合体、CBD,挖掘机一天到晚在轰轰响,房子一个接一个盖,像是在跟时间比赛。
说实话,南昌现在已经很“大城市范儿”了,发展速度不比长株潭慢多少。
但发展快也有代价——老城区拆得差不多,记忆感少了,节奏快了点,生活气息淡一点,钢筋水泥味浓一点。
而景德镇,完全不是这画风。
走在陶阳里历史街区,随便一个巷子,就能撞见几十年没搬家的老瓷作坊。没有霓虹、没有网红店,只有烟火气,和瓷器碎片铺成的小路。
这地方太真实了,一边是破破旧旧的民房,一边是全球年轻陶艺人扎堆的文创工厂。
有艺术留学生在巷子头摆地摊,卖自己捏的“歪杯子”;也有六七十岁的老匠人,在老厂房里教徒弟修柴窑。
有人来景德镇找灵感,有人根本没离开过这儿,干了一辈子陶。
这城市没在抢时间,而是在守东西。守一个窑口、守一份手艺、守一股不急不躁的劲。
一个适合“冲”,一个适合“躺”
说回旅游体验。
在南昌,适合打卡、适合冲景点、适合走路快的人。
白天看滕王阁,晚上逛万达、新建湿地公园,再安排个夜游赣江灯光秀,排得满满当当。
吃饭也很讲“热闹”:藜蒿炒腊肉、拌粉、瓦罐汤、南昌炒米粉,味道冲、火力猛,全是地道赣味。
南昌适合那种想把一座城市“刷一遍”的人。它够大、够响、够带劲。
而景德镇,适合“什么都不干”的旅行者。
一杯茶,一把椅子,待在陶溪川发半天呆,看人捏陶、烧釉、开炉。
或者报个手工体验课,坐着磨一个下午,只做一个杯子。
晚上回青旅,大家坐在天台上聊陶艺、聊旅行、聊碎瓷片拼贴。
在景德镇,你会不自觉地慢下来。
没有多少打卡点要你赶着跑,连拍照都懒得拍,只想用手摸一摸刚出炉的瓷杯,用耳朵听一听手艺人的故事。
南昌和景德镇,一个热,一个静;一个冲,一个守;一个在造高楼,一个在守土窑。
如果说南昌是江西的引擎,景德镇就是江西的灵魂。
一个朝前走,一个往回看;但都走出了各自的路。
这两个城市都值得去。
- 南昌让人振奋,是那种你吃完辣炒米粉就想鼓足干劲的地方;
- 景德镇让人安静,是那种你看着瓷杯都能欣赏一个下午的地方。
去哪儿,看你想要什么节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