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好像我们老家后面的小山沟。”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一位失智老人在雨林馆内看着潺潺的溪流和茂密的植物,突然轻声对身旁的儿子说出的这句简单话语,让家属惊喜不已。
失智老人看“海洋世界”。
当天,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数位失智老人,在社工与家属的陪伴中,在巴南区一家海洋馆内,开启了一场名为“拾光之旅·海洋奇缘”的主题游览活动,利用海洋公园独特的自然与亲情呵护,通过多感官刺激和自然疗法,为他们提供一次难忘的认知刺激和情感慰藉之旅。
活动中,老人们在家属和福利院工作人员一对一陪伴下,慢慢步入海洋公园。蔚蓝的海水、斑斓的游鱼、轻柔的音乐瞬间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世界,而文章开头提到的老人,也似乎在这里陷入了回忆。
活动现场。
“海洋奇观成为天然‘记忆触发器’。”活动负责人介绍,带老人们观看的热带雨林、银河水母馆、企鹅馆、海底隧道,这些场景为认知障碍长者提供了丰富的感官刺激。
例如在梦幻的“水母万花筒”,漂浮变化的水母在五彩灯光映照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许多老人驻足凝视,静静观详,任思绪畅游。
活动现场。
不仅如此,走进“海底隧道”中,鳐鱼从头顶优雅滑过,鲨鱼在身旁巡游,壮观的景象引得老人们发出阵阵惊叹,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海底世界。这种沉浸式体验有效吸引了失智长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增进其与身边人员的沟通与交流。
不少老人们驻足于鲟鱼馆的展示窗前,专注地观察鲟鱼、胭脂鱼等长江流域特有鱼类的游动姿态。蓝色的水光映照在他们微笑的脸上,仿佛唤醒了深藏的记忆和情感。一位老人轻声说道:“这鱼我小时候在江边见过……”尽管记忆模糊,那一刻的共鸣却真实而动人。
大家陪伴老人。
“海洋环境能平静心绪,新奇的海洋生物能刺激视觉和认知,而集体出游和子女的陪伴,更能帮助他们重建社交连接,感受家庭的温暖与支持,这些都是唤醒深层情感记忆的钥匙。”其实,对于失智长者而言,药物治疗并非唯一的方式。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介绍,希望通过推动非药物干预工作,将专业仪器干预与日常康复活动有机结合,帮助长者巩固现有能力,减缓认知与生活功能的衰退。同时,也致力于提升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呼吁更多人关注失智长者群体。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主办方供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