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和国庆假期要来了,
社交平台上,
武汉和南昌
双城出游线路火出圈。
网友推介武汉和南昌“双城”旅行攻略。
如今,外地游客来武汉,
都会顺道再去一趟南昌;
在南昌旅行的游客,
也会拐来武汉,
两城已成为一条黄金旅行线路。
有网友这样推介:
武汉和南昌,
连早餐都可以跨省双拼,
吃完热干面,再吃南昌粉。
一小时多,武汉⇆南昌
通达交通为双城旅行提供了必要条件,1小时51分钟,就能从武汉乘坐动车抵达南昌。未来,两城之间还将提速——今年5月,《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运输协同发展合作倡议》发布,加速沿江、京九、呼南等干线铁路建设,届时,将实现武汉至南昌1.5小时直达。
两城不仅地缘相近,也人文相亲。
黄鹤楼(左)和滕王阁 图源:长江日报 新华社
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共同见证了长江的波澜壮阔,也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江湖情怀。
从长江大桥到八一大桥,从八七会议到南昌起义,武汉和南昌一衣带水。
武汉的排骨藕汤,煨的是家长里短的温情;南昌的瓦罐煨汤,煲的是市井百态的滋味。
武汉和南昌都是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城市,有着深厚的兄弟情谊和良好的合作基础。
武汉和南昌联合发行旅游卡
“科技合作交流持续开展”“两地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联合发行旅游一卡通”……这些年,武汉和南昌不断激活“联动密码”,推动两城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作战”。
科技领域,鄂赣湘三省科技部门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框架协议》,每年举行一次科技联席会议;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联盟,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就在今年,“武创源”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南昌大学专场推介会召开,南昌组织推荐多个项目参赛,积极对接高校科教创新资源。
交通领域,中三角集装箱公共班轮航线穿梭于武汉阳逻港、湖南岳阳城陵矶港、江西九江港之间。
教育领域,南昌大学与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先后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学生交流与交换、科学研究和学院建设等对口合作。
来自南昌的教授、专家积极参与武汉科技重大专项评审工作,共同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芯片产业合作交流会、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活动、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
商业领域,深耕湖北60多年的武汉本土商业集团武商,将南昌作为走出去的第一站。2024年至今,南昌武商MALL销售额达31亿元。
民生领域,两地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方便两市居民开启“双城生活”。
武商集团走出湖北的第一站选择南昌
“两城协同发展,让长江经济带‘龙腰’更壮实。”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提到,就在上个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这说明国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寄予厚望”。
武商集团走出湖北的第一站选择南昌。2023年4月,南昌武商MALL开业。图源:长江日报
秦尊文说,武汉在光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具有核心优势,南昌在航空制造、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深厚基础,未来,两城可继续加强合作,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一批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路,越走越近;人,越走越亲。当长江与赣江的浪花在中部大地激荡,当黄鹤楼的钟声与滕王阁的晚风遥相呼应,武汉和南昌将在国家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蓝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记者| 张维纳
编辑| 姚昊
校对| 余文婷
长江日报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