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运河上的通州”文商旅体农共创联盟品牌活动——研学旅游专场交流培训活动在北京市通州区举办。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调研、主旨演讲、案例分享与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聚焦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运河文化特色研学目的地。
交流培训现场 中国旅游报记者 刘镇豪 摄
近年来,通州区致力于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全球研学旅游市场体系。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林表示,研学旅游是联盟融合发展的“关键切口”,既能串联大运河历史、农耕生态、文博场馆等文化和旅游资源,让“运河文化”从静态展示变为动态体验,又能推动文旅与教育深度结合,让“运河上的通州”品牌有文化厚度且不失市场活力。此次开展的研学旅游专场交流培训,是联盟品牌活动的第二个专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激活联盟内部资源潜力,深化研学旅游成员单位协作,共同打造通州研学旅游品牌体系,引领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产业全面提质升级。
交流培训现场 中国旅游报记者 刘镇豪 摄
实地调研环节,专家、企业代表等前往大运河瓷画艺术馆,深入了解运河文化载体与艺术创新融合的实践成果;走进绿蜻蜓生态农场、慢时光·境休闲农场,就自然教育、农业体验与研学课程开发展开实地学习,感受通州农文旅融合的创新氛围。
主旨演讲环节,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以《研学旅游的政策与路径》为题,从国家政策与品牌建设角度,为通州研学旅游发展提出前瞻建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蔡红在《从“运河文化”到“世界课堂”》演讲中,系统阐述了通州如何挖掘运河文化资源,构建体系化、国际化研学实践模式。
交流培训现场 中国旅游报记者 刘镇豪 摄
交流培训现场 中国旅游报记者 刘镇豪 摄
经验分享现场,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国际游学研学项目总监何澄以《“通”向未来 让运河“活”在课堂》为题,从产品培育、导游能力提升和案例实践等方面,分享了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研学体验的运营思路。北京大潮研学旅行集团董事长、北京市旅行社协会研学旅行专业委员会主任张信聚焦教旅融合、课程体系等重点业务,为管理者、从业者提供了前沿、实用的指导和帮助。
交流培训现场 中国旅游报记者 刘镇豪 摄
为搭建交流平台,活动还设置企业交流环节,通州区文博机构、研学企业代表与专家积极互动,就课程开发设计、入境研学市场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北京凯弘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虎说:“‘运河上的通州’文商旅体农共创联盟搭建了一个交流分享与资源共享的平台,架起了一座推动行业共赢的桥梁,让我们打开了视野、拓宽了视角、开阔了思维。”
交流培训现场 中国旅游报记者 刘镇豪 摄
除了分享好做法好经验,专家代表等还积极探讨研学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马捌家运河仙草乐园总经理马淼表示:“此次活动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通过对政策的解读,让我们对发展研学旅游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infini小镇总经理迟冰娜说:“这次交流非常接地气,不仅让我们学到了优秀经验,更在专家指导下明确了‘课程需体系化、目标化’的关键标准,为未来工作落地提供了切实启发。”
交流培训现场 中国旅游报记者 刘镇豪 摄
当前,通州区研学旅游正处于“夯实基础、扩大影响”的关键发展阶段。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交流”的形式,汇聚产学研专家智慧与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为分享实践经验、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交流平台,进一步凝聚了联盟合力,让“运河上的通州”品牌在研学赛道上焕发更强活力。(作者:中国旅游报 高雅;编辑:曹雪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