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漓江,碧水如玉带,奇峰如画屏。9月20日,第十九届联合国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大会技术考察活动在山水之间展开。与会的中外嘉宾们乘船沿漓江至阳朔,实地探访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创新实践,感受“协同前行:开拓旅游生态新领域”主题在桂北山水间的生动诠释。
漓江之上,嘉宾们不仅沉醉于喀斯特山水画卷,纷纷拍照留念,更深入了解了当地电动竹筏逐步替代传统燃油动力竹筏以减排护水等一系列可持续管理措施。“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桂林,看到漓江,真的太美了!我非常喜欢这里!”韩国仁川旅游发展局高级市场经理哈尼·韩难掩兴奋,一边拍照一边给记者讲述自己的感受。“漓江风景让我流连忘返!”第三次到桂林但第一次游览漓江景色的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讲师坦纳·希思激动地告诉记者,“我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发现——桂林的山水和人文是融合在一起的,这里的人们住在这样的美景之中,他们的生活方式也给这样的美景增添了不少趣味性,使得景色更美。”
随后,嘉宾们登上阳朔如意峰,俯瞰喀斯特峰林长卷。群山层叠,如笋拔地,在秋阳映照下,宛若一幅磅礴的水墨长卷缓缓展开。两位来自俄罗斯的嘉宾倚栏远眺,不禁感叹:“桂林的山水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人与自然共同创作的杰作。站在这里,除了能看见千里江山图景,还能看见远处的村落点缀其间,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生态与文化非常紧密地交融在一起。”
夜幕降临,嘉宾们集体观看了遇龙河金龙巡游表演。以往静谧的遇龙河被科技与艺术点亮,一条璀璨夺目的“金龙”在灯光与影效的装点下,蜿蜒巡游于水面之上,与远处的山峦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动感十足又底蕴深厚的图景,引得嘉宾们阵阵感叹。他们表示,这一创新剧目不仅是对中国传统龙文化的现代表达,更是通过打造夜间旅游新业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消费的生动案例,完美诠释了“开拓旅游生态新领域”的大会主题。
拉脱维亚大使夫人艾亨包姆斯说:“‘协同前行’不仅是本次论坛的主题,更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精神。这次技术考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感受到桂林政府在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的开发方面做得非常优秀,特别是今天考察的几个点,展示了如何通过政府、村落与企业的协同努力,将无与伦比的自然遗产转化为兼具韧性、可持续性与智慧化的旅游体验,为全球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来源: 桂林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