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国共产党雅安市雨城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雅安市雨城区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首位引领区的决定》。此次全会为雨城区持续做好文旅大会“后半篇”文章,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擘画了新蓝图,指明了新方向。
“四壁江山推水墨,一角云窝是雅州”。在雨城区,处处皆是美景:碧峰峡景区内,大熊猫三五成群欢快嬉戏;在上里古镇,潺潺流水映照着斑斓的红叶;周公山上,温泉的雾气与秋日云海交相辉映……如今,这幅“秋日胜春朝”的文旅画卷,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八方游客前来体验。
碧峰峡景区内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深度打造文旅IP
雨城品牌“响”起来
九月的雨城,层林叠翠染秋韵。作为全球唯一以“雨”命名的城市,雨城区有着“西蜀天漏”的美称,年均降水量达1800毫米,滋润出浪漫的“三雅”文化,“女娲补天”成为雨城区重要的文化传承和本土神话象征。雨城区通过打造“西蜀天漏地·女娲补天处”这个高辨识度和极富内涵力的文旅IP,推动旅游体验从浅层观光向深度文化感悟升华。
女娲补天雕像 雨城区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作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每到周末或节假日,碧峰峡景区就成了雨城区的热门“打卡地”。在碧峰峡景区内的野生动物园,游客可隔着车窗投喂猛兽,与各种动物近距离互动;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引得游客纷纷合影留念;游客行走在连接野生动物园和熊猫基地的“悬空透视桥”上,可将壮丽的峡谷风景尽收眼底。
同时,碧峰峡景区还推出“5G+VR+无人机”全景实时直播云游览。游客戴上VR眼镜后可化身“无人机”,从高处俯瞰景区全貌,带来更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碧峰峡景区接待游客8.65万人次,同比增长48.5%。
距碧峰峡景区仅半小时左右车程的雨城区上里古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古镇内,常年有来自四川、重庆等高校的大批学生到此采风写生,他们用画笔描绘古镇独特的人文与自然风情。
烟雨中的上里古镇 李依凡 摄
一场秋雨过后,位于雨城区望鱼镇的世外乡村·海子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空气清新、气候舒适。依托平均海拔1320米、森林覆盖率达98%的优势,该基地大力发展康复疗养、森林颐养、度假旅居等康养服务,同时还将动物栖息地与森林景观深度融合,打造海子山孔雀世界,让游客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与动物零距离互动,感受生命的和谐共鸣。
“今年海子山旅游度假区高峰时日均游客超万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丰富景区旅游业态,持续打造康养产业,力争2026年日均游客突破2万人。”四川世外乡村(控股)集团董事长陈彬说。
海子山景区一隅
氤氲雾气中,雨城区周公山旅游景区迎来了一年中最适宜泡温泉的季节。据了解,周公山温泉出水温度高达85℃,属于纯天然医疗级别热矿泉,富含16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素有“西蜀第一汤”的美誉。
“接下来,我们将带动周边村民和民宿项目,推广周公山温泉文化,持续做精做深。”十里芳菲文旅集团董事长张蓓表示。
十里芳菲航拍图
秋日里,碧峰峡的幽深与海子山的静谧共舞,上里古镇的古朴与周公山的巍峨相映,诗与远方在这里汇聚,见证的不仅是如画的风景,更是雨城区深度挖掘“三雅”文化底蕴,打响“西蜀天漏地·女娲补天处”文旅品牌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干线织网联美景
交旅融合“靓”起来
路通则百业兴,交通是文化旅游的命脉。近年来,雨城区坚持交通畅则旅游兴、交通优则旅游强的理念,以“大视野”推动“大通达”,以“大提升”赋能“大通畅”,以“大联动”实现“大融合”,以“大文化”塑造“大品牌”,打造外融内联、便捷通达、串联美景的交通旅游路网。
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助力旅游业发展雨城区交通运输局供图
2024年10月,省道104线雨城区坪石至回龙(洪雅界)改建工程全线通车。记者从雨城区交通运输局了解到,该工程是提升“雅安市区—周公山—瓦屋山—峨眉山”旅游大环线的重要连接线,也是连接荥峨高速的主通道。
该线路通车后,将周公山、瓦屋山、峨眉山的“三山旅游环线”成功串联,实现碧峰峡、海子山等雨城区全域8个A级景区的主要干线全覆盖,对提升沿线旅游知名度和通达性,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外融”上,雨城区形成了以国道108线、351线和省道104线、105线、428线为纵线,国道318线、省道308线、成雅快速通道为横线,再以成雅高速扩容、川藏铁路为能级提升线,全面对接融入国、省路网和三山旅游环线。
省道104线提升改造后,雨城至洪雅车程缩短近40分钟,至峨眉山缩短1小时,还开行了“三山旅游环线”景区直通车,成功实现雅安与瓦屋山、峨眉山景区无缝对接;雨城区还开通雅安火车站、雅安汽车站到碧峰峡、海子山等景区景点的“熊猫巴士”专线,建成“15分钟旅游公交圈”,区域旅游承载力显著增强。
8月31日至9月1日,四川省交旅融合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在雨城区召开,与会人员现场考察了位于省道104线雨城段的周公山服务区。该服务区通过“四位一体”创新实践,实现从“歇脚点”到“打卡点”的华丽蝶变,重新定义传统服务区的功能与价值,成为雨城区交旅融合发展的“明星项目”。
不仅道路得到提升改造,雨城区创新采用“以藤固坡、以花覆墙”的生态技术,扮靓干线“颜值”,公路绿化率达92%。此外,雨城区建成碧峰峡旅游环线,持续提升省道105线“花海长廊”、省道104线“最美竹林风景线”两条旅游大通道,其中省道104线获评“全国最美公路”。
如今,行走在雨城区碧峰峡—上里片区、周公山—望鱼片区旅游环线,蜿蜒的彩虹公路两旁,翠绿的植被与竞相绽放的鲜花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北看熊猫、南看孔雀、中泡温泉”的全域旅游路线已经形成,每年吸引超50万人次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
“以前走省道104线,只觉得是条普通公路,现在每次经过都忍不住停车拍照,周边太好看了。”摄影爱好者舒越说。
四季活动接地气
文旅盛宴“乐”起来
“我们村的‘坝坝球’比赛太精彩了,现在村里的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文化生活得到提升,希望今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我们会积极参与。”雨城区东城街道澄清村村民古云海说。
雨城区举办“坝坝球”比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让古云海赞不绝口的,是9月9日在澄清村举行的“雨城在等你”村歌嘹亮、坝坝舞、坝坝球走进澄清村暨2025年四川“百城千乡万村(社区)”雅安雨城区坝坝球比赛。
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指出,要全域培育多元融合的文旅业态,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景城相融、全域推进,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当前,雨城区掀起的“坝坝球”热潮,正是对指示精神的积极响应与落实。
近年来,雨城区将文旅深度融合作为关键路径和核心抓手,以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首位引领区为统领,培育构建“1+5”文旅新地标,坚持“景城相融、城景一体”,加快构建“双5A引领、多点多极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
在雨城区八一路街区,每逢节假日,此地便热闹非凡。这里不仅有人间烟火,还有许多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行走其间仿佛穿越时空,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新打造的西康老城八一路街区,今年‘五一’假期单日接待游客达2.6万人次,首次超过碧峰峡旅游景区。”据雨城区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西康老城已完成旅游标识标牌、导览图、景点介绍牌等设施制作安装,景区宣传折页已制成册,游客中心正在装修提升,正力争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雨城区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扎实做好“创、建、引、新、智、暖、响”七篇文章,打造8+1+N民宿集群和红豆相思谷等5条最美文化旅游特色走廊,推广“七雅美食”品牌,丰富“四大雅事”体验,打造九大文旅精品,常态化办好坝坝球等“四个坝坝”活动,高质量开展“跑遍四川”半马总决赛和“村歌嘹亮”等文体赛事活动,持续打造“春游、夏品、秋望、冬泡”四季主题文旅活动,以雨城之韵绘就诗与远方相交融的崭新画卷。
一次全会,一份《决定》,一张蓝图。雨城区正以文旅融合为笔,以绿水青山为卷,打造“西蜀天漏地·女娲补天处”文旅品牌,奋力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首位引领区。未来,这座文旅新城必将成为四川乃至全国文旅融合发展的“雨城样本”。(供稿/图:雨城区委宣传部 徐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