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阳光透过百年国槐的枝叶,在沙滩后街22号的青砖地面上投下斑驳光影。9月23日,这座曾作为首开集团总部的大院以全新身份亮相——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正式开园。从办公园区到文化金融聚集地,这片占地约9000平方米的空间,为老城更新再添生动注脚。
开园仪式现场,一场《历史长河中的百年首院》创意表演,将来宾带入这座院落的厚重历史。元大都时期,这里位于皇城范围内;明代是二十四监局之一的印绶监所在地;清光绪年间,成为珍妃、瑾妃的娘家“唐宅”;1946年至1952年,作为北京大学校舍,顾颉刚、朱自清等36位学者曾在此居住。1993年,首开集团前身购得该院落作为总部,直至2021年响应非首都功能疏解号召,集团总部迁出,启动园区更新。
“命名的‘首院’,既指向首都文化金融产业的定位,也寓意着首开城市更新经验的集中展现。”首开集团城市更新事业部总经理周沫介绍,园区聚焦文化金融融合,已引入国新健康、南方出版传媒北京中心等企业,开心麻花景山剧场、首开书院·景山书社等文化空间同步开放。商业配套方面,崚云、麟阁书院、日进咖啡等餐饮品牌也已入驻。
走进修葺一新的院落,历史痕迹与现代设计交织。1925年由文人发起的“景山书社”在院内重启,落地玻璃窗与原木色桌椅营造出宁静阅读氛围,书架上摆放着北京历史、京味文化等书籍,如今正与北大书店展开合作。园内核心区域的“大树艺术中心”,依托百年国槐打造了灯光艺术区、阅读空间、表演场地等五大板块,成为服务园区与街区的共享空间。
开园当天,“中国美术馆文创·艺树空间”揭牌亮相,落地位于园区北门的首院微展馆。这个集艺术衍生品展示、沙龙活动功能于一体的艺术空间,将国家级美术资源引入日常街区,“传移取神——中国美术馆藏画样稿精品展”同步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新开设的景山AI食堂也对外服务。该食堂引入智能化烹饪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定期更新菜谱,为周边居民和园区职工提供便捷餐饮,成为“智慧街区”建设的民生配套。
“更新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老空间适应新需求。”北京首开首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孟海刚表示,园区通过功能置换、业态融合,探索了存量空间活化利用的新路径。在保留历史肌理的同时,引入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新功能。
随着园区开园,这座承载百年文脉的院落也向公众开放。孟海刚称,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探索“保护、更新、活化”一体化的城市更新模式,让老城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生。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袁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