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所以用这个‘绣’字,就是想表达曾经的废弃矿坑经过治理,如今锦绣如画!”7月3日,青山绣湖度假村总经理王军德一边说着,一边朝湖边码头走去。
此时,他的右手边是开满小花的山坡,山坡上是太空舱民宿;而他的左侧就是废弃石墨矿坑改造而成的广阔湖面。
8月5日,游客在莱西市南墅镇青山绣湖旅游度假区拍照打卡。新华社发
从废弃十余年的石墨矿坑,到风光宜人、游乐设施齐备的度假目的地,莱西市南墅镇在党建引领生态发展的这条路上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大力整治历史遗留问题,并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成山清水秀的青山绣湖旅游度假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废弃矿坑变身度假地
7月3日,记者见到青岛海舟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吕超和他的同事时,他们已经在青山绣湖驻扎好几天了,“我们来这里是做‘黑珍珠’波浪滑翔器的推进器实验的。这里湖水很深,可以安全地模拟在海上的环境。”
吕超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满意:环境非常优美,硬件设置非常好,还为团队提供了完善的配套服务。
8月5日,小朋友在莱西市南墅镇青山绣湖旅游度假区游玩。新华社发
令吕超等人尤为开心的是住上了太空舱民宿,可以鸟瞰整个湖面。要知道,如今青山绣湖度假村的太空舱民宿十分抢手,节假日往往是一“舱”难求。
交谈间,不远的湖面上,摩托艇高速盘旋飞溅起滚滚浪花,游客的惊叫声和欢笑声随风飘远。
“你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个不折不扣的‘酸湖’,pH达到了2。经过治理,现在湖水水质完全达到标准,甚至能看到水里有鱼在游。”王军德说。
攻坚27个月解难题
青山绣湖所在地,是原青岛南墅石墨股份有限公司遗留的岳石矿坑。石墨矿始建于1943年,2000年闭坑。
因早期粗放开采等原因,这个占地550亩左右、最深处约100米、储水量约600万立方米的废弃矿坑污染严重,废水的pH值最低达到2左右,氟化物浓度达到397-419mg/L,成为当地环境的一大危害。
改造之前的岳石矿坑。采访对象供图
因水域广、水体深、成分复杂、污染严重,这里成为国内规模较大、治理难度极高的废水矿坑项目,甚至此前都没有相关的技术案例可借鉴。
2019年1月31日,莱西市委、市政府成立日成立莱西市岳石矿坑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拿出8900多万元着手对其进行治理。
但技术团队治理一段时间后发现,矿坑上层水的水质达标了,下层却没太大变化。经过反复研判分析,原来,废水中污染物组成复杂,导致水体分层,药剂与废水难以充分混合。
其后,技术团队又经过上百次实验,自主设计出一套“复配药剂+原位水体交换”的全新方案,最终解决了药剂混合和深层治理问题。
游客乘快艇在湖内游玩。
经过历时27个月、接连三轮的努力,矿坑终于迎来蝶变。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三次采样分析,曾经的废水,pH平均值达到7,全面实现了治理目标。
酸湖变绣湖实现“三赢”
废弃矿坑环境修复了,也得利用起来,发挥更大价值。为此,2023年,莱西市及南墅镇引导社会资本在修复好的矿坑项目上开发民宿项目,并依托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山水资源,打造了青山绣湖度假村项目。又经过两年的打造,青山绣湖度假村成为全新的文旅体验空间。
8月5日,游客在莱西市南墅镇青山绣湖旅游度假区游玩。新华社发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青山绣湖度假村项目里,原先矿坑南岸占地120亩的空间全部被利用起来,总投资约1.2亿元,打造成了一系列的餐饮住宿和游乐项目区域。
去年10月,一期项目试运营,包含16个高端民宿,可容纳30人左右住宿;一个宴会大厅和三个包厢的餐饮区,可容纳80人左右同时用餐;越野体验、露营烧烤、水上项目等特色旅游体验项目,一经推向市场反响强烈。
目前,项目二期正在推进:占地70亩,计划投资8000万元,将打造儿童乐园、彩虹滑道、越野赛道、玻璃栈道、音乐喷泉、高空滑索等项目。还将增加30至40个太空民宿,届时可以接待100人左右的团建项目。
8月5日拍摄的莱西市南墅镇青山绣湖旅游度假区。新华社发
此外,项目二期备受期待的高空滑索项目,将带着游客飞跃青山绣湖,让游客感觉犹如飞鸟掠过湖面。
“我们通过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将现在的岳石矿坑打造成了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户外爱好者,成为莱西市展现城市个性和特色的全新名片,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未来,我们将持续做好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工作,实现生态保护修复和产业融合发展。”南墅镇党委副书记黄镇东如是说。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纪新慧 李晓哲 李伟志 署名除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