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泡芙
编辑|江娱迟
前言
站在吴哥窟的千年石阶上,指尖碰着被阳光晒暖的石雕,风里都飘着佛国的软劲儿,你肯定会想,这就是传说里的东南亚天堂吧?
可转身刷到新闻,说西港的密林里藏着电诈园区,有人被锁着逼骗同胞,一条命在那儿轻得像张纸。
这地方就是这么怪,一边是全世界追着看的日出佛光,一边是捂不住的黑暗,一边传着“开烧烤店年赚两三百万”的淘金神话,一边堆着上千个烂尾楼和破碎的梦。
那么,这个让人又着迷又揪心的柬埔寨,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双面故事?他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
柬国双面孔
你试过在吴哥窟的清晨等日出吗?天刚蒙蒙亮,千年石雕上的青苔还沾着露水,指尖碰上去是凉丝丝的湿意。
等第一缕金光漫过中央塔殿的尖顶,整座石城像被佛光照醒,游客们的惊叹声都轻悄悄的,生怕扰了这跨越千年的温柔。
这时候你会懂,为什么说这里是“帝王造的天堂”,连风都裹着神圣的劲儿。
可转过头,你再听西港的故事,心会一下子沉下去,联合国说有10到15万人在这儿没了自由,被逼着坐在电脑前搞电诈,稍有不从就是打骂。
有网友在金边街头碰到过一个卖水果的阿姨,她说前阵子邻居家的儿子,才20岁,被骗来后想跑,结果再也没回来。
一边是全世界追着打卡的佛国盛景,一边是藏在密林里的哀嚎,一边是千年不褪的佛光,一边是当下鲜活的悲剧,柬埔寨的这两张脸,凑在一起,让人看着又着迷,又心疼。
淘金梦碎了
“在柬埔寨开家烧烤店,一年能赚两三百万”,这话搁几年前,听着多勾人啊!
但网友在曼谷遇着的阿满,就真干过这事儿,他说那会儿金边消费全按美元算,国内2块一串的软脆骨,在这儿能卖2美元,朋友聚餐一顿花200美元都平常,“比国内赚得翻好几倍”。
可西港才是真疯得没边!以前就个5万人的小渔村,划成经济特区后,房价直接飙到4000多美元一平,快赶上金边核心区了,可当地月工资才2000多人民币。
魏大阁拿6000亩地卖了近10亿,薛蛮子还说买了40平方公里地,比澳门还大。
谁能想到泡沫破得这么快?现在滨海豪宅跌到2500美元一平,偏僻地段甚至不到100美元,烂尾楼堆了1000多个!
阿满后来跟网友说说,在西港听到有人死是正常的,不死人才怪,那些揣着淘金梦来的人,有的血本无归,有的连命都丢了,曾经的“黄金地”,早变成吞人的坑了。
柬民的双面
你以为柬埔寨人要么是温顺的佛教徒,要么是油滑的生意人?其实他们的样子,全藏在跟你打交道的细碎里,让你又心疼又无奈。
网友在那个地方“打车”时,第一次谈价就被他“坑”了,明明本地人只要5美元的路程,他开口要15,还搓着手说:“先生,我两个娃要养,老婆在工厂赚得少,实在难啊!”
可真熟了之后,他又像变了个人,路过小吃摊会拽我,“别在这买,前面巷子里的春卷便宜一半,料还多”。
看到网友想给景区小贩小费,又偷偷拦着,“他们赚得比我多,不用给”。
后来才知道,他白天开“滴滴”,晚上还得去工厂拧螺丝,就为了给大女儿交60美元的补习班费,要知道,当地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300美元,那点钱是他熬了多少夜攒的?
还有在度假村兼职的女大学生,端盘子时总盯着客人桌上的书看。
聊起来才知道,她白天打工赚学费,晚上啃课本,梦想是毕业后当小学老师,“一个月能有400美元就够了,能让爸妈少种点田”,你听着都心软,这梦想朴素得让人心疼。
可转头又能看见另一面,泰柬边境一有冲突,街头就有人举着牌子骂泰国人,说“日子过不好都是他们害的”。
可他们不知道,每年有150万柬埔寨人在泰国务工,寄回家的钱占了国家GDP的10%。
不是他们故意糊涂,是红色高棉把知识分子都带走了,剩下的人没怎么读过书,很容易被人煽惑。
他们不是天生矛盾,是苦日子磨出了点求生的“小狡猾”,又没丢骨子里的淳朴,是命运的坎坷让他们容易冲动,却始终揣着对好日子的盼头。
这双面,说到底都是生活熬出来的实在模样。
结语
这样的情况也让我们知道了,柬埔寨不是简单的“好”或“坏”能说清的。
吴哥窟的金光没骗人,可电诈园区的哭声也真,淘金梦的疯狂曾真实存在,泡沫破后的狼藉也没掺假,他们的狡黠和淳朴、梦想和难处,都是这片土地上活着的人最实在的模样。
它不是非黑即白的天堂或地狱,更像个被命运反复揉捏的地方,裹着千年的荣光,也带着现实的伤疤,但我们只希望这个世界上能够少一些黑暗,多一些神圣的光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