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雪清尘

池上楼,位于浙江温州,座落在老城区中山公园积谷山的西麓,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重要故居之一,他在此写下《登池上楼》等名篇,其中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千古传诵。因此,池上楼不仅是温州的历史文化地标,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象征着山水诗派的起源。


谢灵运(公元385年—公元433年),名公义,字灵运,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旅行家、佛学家、山水诗派鼻祖。永初三年(公元422年),谢灵运出任永嘉(今温州)太守,携眷来郡。上任第二年便写下《登池上楼》诗。



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谢氏古迹包括池上楼、谢公楼、读书堂、梦草堂等。池上楼原址在“丰暇堂北(今东公廨)”,后毁。后人在积谷山下凿池,临池建楼以作纪念。


山水诗第一楼以山水诗文化为展陈主题,以谢灵运中国山水诗鼻祖的历史定位作为展陈切入点,并延伸至温州历代著名山水诗人及诗词,侧重诗文化挖掘和展示温州山水诗发源地的相关文化内涵,以现代人的眼光来印证千年前山水诗人的伟大。




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下辖今温州市区及永嘉县、乐清、瑞安平阳县、苍南县青田、丽水一带五县,包括现在温州市和丽水大部分地区及台州部分地区。这位酷爱淳朴自然的诗人,头戴曲板笠,脚穿登山屐,放浪山水,探奇览胜,不畏险峻幽僻,遨游于永嘉山水之间。


池上楼是为纪念山水诗鼻祖谢灵运而建的文化场馆,世贸大厦是温州现代地标之一,两者同框仿佛是跨越千年的对视,尽显 “诗韵古今”。

清道光初,张瑞溥辞官回归故里,购得此地,又增建了“春草轩”、“怀谢楼”、“鹤舫”等,取名“如园”。园内有假山、奇石、回廊,风光秀丽,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争相吟唱。清代书法家、嘉庆进士吴山曾称颂池上楼:“春草池塘仍旧迹,东山风月绘名园。”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如今的池上楼为清代民居式木构建筑,歇山式屋顶,四面回廊,东临春草池,古朴而凝重。

怀谢楼,为了怀念谢灵运而建。楼内展示谢氏宗谱及谢灵运的年表。怀谢楼与春草堂南北相望,中间是春草池,跨过春草池小桥便是怀谢楼。怀谢楼二层砖木结构,四周有回廊。


谢灵运因朝廷政权斗争中失败,降封康乐侯,又被权臣排挤出京城,贬谪到东海一隅的永嘉任太守,在职一年,即称病返乡隐居。后任秘书监、临川内史,终于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时年仅四十九岁。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从谢灵运开始,永嘉山水、春草池塘成为一代代骚人墨客心中一份亘古不变的情怀,池上楼作为山水诗第一楼,引得无数诗人翘首向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