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是辽宁省辖地级市,位于辽东半岛中部,因市区南部形似马鞍的山峰而得名,是因钢而立、因钢而兴的百年工业城市,素有新中国“钢都”之称,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奥运冠军之城” 。
玉佛苑
“鞍山”之名源于市区南部的两座形似马鞍的山峰——马鞍山(今称“千山西峰”)。据《辽史》《金史》等记载,辽金时期这里被称为“鞍山”“马鞍山”,因山体中间凹、两端凸,酷似马鞍而得名。1937年设市时,直接以“鞍山”命名,沿用至今。
鞍山市目前共有下辖镇52个,官方并没有“四大古镇”说法,但从历史文化底蕴和知名度来看,牛庄镇、析木镇、腾鳌镇、千山街道(原千山镇部分区域)常被视为鞍山较具代表性的古镇区域,以下是具体介绍:

太平桥
牛庄镇:位于海城市西20公里处,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它是清代东北最早开放的商埠和通商口岸,曾是东北最古老的贸易港,中英《天津条约》开埠港口之一,有“东北漕运活化石”之称。古镇标志性建筑太平桥始建于1849年,牛庄馅饼还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析木石棚
析木镇 :地处海城市东南25公里,是鞍山市现存拥有最多不可移动文物的城址,也是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的镇。这里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析木石棚,还有辽代金塔、铁塔以及为清代关外“一宫三陵”等皇家建筑烧制琉璃构件的黄瓦窑遗址等。
腾鳌镇:位于海城市北部,名字取自“腾飞的鳌鱼”,寓意吉祥。古镇历史悠长,相传唐代薛仁贵东征时曾在此地安营扎寨。因其地处鞍山、辽阳、海城三市交界处,自古就是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这里有东北抗战文化博览园、天籁谷露天温泉、名甲山地藏寺、清真寺、三省会馆等景点。
千山街道(原千山镇部分区域):千山街道由原千山镇部分区域调整而来,其境内的鞍山驿堡,亦称鞍山城,是目前鞍山城区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明代古城,是明辽东长城的附设建筑,属等腰梯形城堡,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鞍山的历史变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