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科普大会嘉宾成为翠云廊古树名木生态科普基地“铁粉”
“科普+文旅”融合 科技赋能古柏管护
9月23日下午,参加第三届川渝科普大会暨四川省首个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的嘉宾前往翠云廊古树名木生态科普基地开展实地观摩。
嘉宾徒步观摩学习翠云廊古树名木生态保护。夏博 摄
千年古柏守护的蜀道文脉,每一圈年轮都是一本史书,讲述着古人用智慧和血汗铺就的传奇。嘉宾们在翠云廊古树名木生态科普基地,通过实地考察古柏保护技术、生态监测手段,感受“活化石”背后的科学奥秘。
翠云廊古树名木生态科普基地依托世界最大人工古柏林与金牛道历史遗存建设,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科普教育等特色于一体。基地以“守护古树、传承文化”为核心,通过实物展陈、科技互动与实践体验,让公众感受古柏生态价值与蜀道文明。
基地建有古柏博览馆,设世界古柏概况、中国古柏分布、翠云廊古柏分布等5大展厅。行至充满科技感的数字5号展厅,大家看到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虚拟翠云廊,感受通过“领导驾驶舱”实现的古柏智能管护,“人树对话”装置让大家与古树跨时空互动。
第一次站在科普的角度行走翠云廊,重庆市渝北区科协副主席黄孝礼深有感触:“这里体现了历史和科技的传承,这样的传承让蜀道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性。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继续把这种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观摩不仅让参会者直观感受“科普+文旅”的融合魅力,更为川渝两地挖掘地域文化中的科技基因、打造特色科普研学线路提供了实践参考。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欣
编辑:罗杰 校对:张静
责编:李凌 编委:李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