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黔东南州锦屏县隆里古城举办2025年“品古城六百年烟火·寻隆里非遗匠心”文化主题活动,以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唤醒这座六百年明代军屯古城的历史记忆。
活动在响亮的“开城门”宣告中正式启动。当地群众身着明代服饰,扮演军户与商贩行走于青石街巷,生动再现古城昔日风貌。游客们也纷纷换上传统服装,加入“千户巡街”队伍,成为流动的风景线。来自贵阳的游客曾玉国表示:“这次体验非常丰富,不仅感受到古城的历史底蕴,也更直观地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活动现场,游客们沉浸式感受当地历史 图/锦屏县通讯员综合组
非遗花脸龙表演成为开幕式亮点。五彩龙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舞龙者矫健的身姿与古城墙相映成趣,腾跃之间引来观众阵阵掌声。活动现场还推出了《草市争摊案》《军屯嫁女及招婿》《状元巡游》等情景剧目,均取材于隆里真实历史。其中,“军屯嫁女”完整还原明代婚嫁习俗,“状元巡游”重现了当地历史上“开科第一人”王大臣的典故,使静态历史变得可触可感。
活动现场的舞龙表演 图/锦屏县通讯员综合组
文艺演出环节进一步展现非遗的创新活力。歌手阿幼朵演唱的《苗岭飞歌》带来原生态苗族文化韵味,雨田、杨祖桃则以《多彩贵州》《黔东南的七月》等作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压轴的花脸龙表演再次登场,以粗犷舞步与绚丽造型,展现非遗在当代的传承生命力。
活动现场 图/锦屏县通讯员综合组
本次活动不仅是文化展示,也是推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当地同步举办文旅资源推介会,向全国旅行商展示锦屏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发展机遇。活动还整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乡贤、商会代表等社会力量,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为非遗活态传承与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600年古城因非遗焕发新生,而千年文化也借此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活动虽已落幕,隆里古城以文化为媒、探索文旅融合的脚步仍在继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侯萌
通讯员 曾万丹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