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庆的“母城”,渝中区是山城文化根系的发源地与承载地。9月23日,在《渝中区打造历史人文传承新高地 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渝中区文旅委主任李真真介绍,该计划紧扣“打造历史人文传承新高地”主线,全力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先行区、西部文旅融合引领区、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区,着力提升都市旅游承载、母城记忆展示、红色文旅示范、体育演艺集聚、时尚娱乐引领和国际交往拓展六大功能,将重点推进历史人文传承、文旅精品提升、产业能级提质、消费供给提振、经营主体培强、对外交流拓展、宣传营销提效和服务效能优化八项行动。
聚焦五大攻坚方向,夯实母城人文根基
“未来三年,我们将重点从五大方面攻坚发力。”李真真说,守护城市根脉,渝中将建设“博物馆之城”,重点打造“九开八闭”古城墙、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等十大人文景观,创新推出文物建筑社会认养机制,让历史建筑“活起来”。未来三年,计划新建一批博物馆、陈列馆,让渝中成为“一座可以行走的博物馆”。
提质景区体验,打造旅游新地标,渝中将推动洪崖洞、李子坝等网红景点品质升级,推出“两江游”“非遗体验游”等十条主题线路。新创3个以上国家A级旅游景区,建设2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力争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
推动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文商旅体城,渝中将深入实施“文旅+百业”战略,推动文旅与商业、体育、科技、城市更新等深度融合。积极筹建动漫游戏产业园、文旅时尚产业基地,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力争文旅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让文旅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引擎”。
打造消费品牌,铸就高品质文旅生态,渝中将构建“渝中有礼、有品、有味、有趣、有Yeah”五大矩阵品牌,促进文旅时尚消费,培育一批沉浸式、互动式特色消费场景。大力支持高品质演出、体育赛事、文化节会、艺术鉴赏等活动,不断提升游客消费品质体验。
加强区域协同,提升渝中国际知名度。渝中将深化与成都青羊、锦江等城区的联动,共同策划推出“锦渝满堂潮玩时尚游”等5条以上巴蜀文旅精品线路,推动“渝进蓉出”“蓉进渝出”入境旅游联动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在国际交流方面,离境退税商店扩容至100家,精准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力争入境游客突破60万人次。
载体产品流量互融,构建消费新体验
谈及如何推动商文旅体深度融合,渝中区商务委副主任朱玲艳表示,近年来,渝中区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为引领,打造了鲁祖庙、十八梯、协信星光妙塘、S95超次元中心等一批文商旅融合消费地标,引进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时尚潮玩头部品牌,落地开心麻花互动喜剧、宠胖胖超级MALL、teamLab数字艺术展等特色项目,推出了天台131天际发布厅、来福士探索舱·云端乐园等70个“江崖街洞天”消费新场景。
“我们将以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为契机,全面推动商文旅体在空间布局、产品供给、流量转化上全方位、深层次融合。”朱玲艳介绍,聚焦载体焕新,渝中将亮相一批融合消费空间,加速推进国际潮奢消费地标“万象新华”、商文旅消费旗舰“朝天汇海”、全国最大二次元主题购物公园“2077赛博城市”等标杆项目全新亮相。聚焦业态创新,推出一批复合体验产品,推动“商业+文化+旅游”跨界融合,实现从“卖商品”向“卖体验”“卖文化”转变,深挖在地文化资源打造重庆城市IP馆,持续做强“渝伴礼”必带必购品牌。聚焦流量互享,做靓一批品牌节会活动,推动新品发布、艺术策展、电竞赛事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承接举办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庆)精品消费月暨2025成渝双城消费节、重庆国际咖啡节、西南非标商业大会等品牌节会。
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李真真表示,渝中区将联动百余商家,开展“双节‘渝’惠游·精彩‘中’不停”文旅促消费活动——聚焦文旅融合,推出“好戏荟萃·渝音绕梁”主题活动,覆盖观演赏剧、游历山河、中秋团圆、夜间消费等门类近100场特色活动,丰富市民游客文化体验;突出惠民利民,联合全域各大企业共同开展“惠游双节·文旅悦购”消费促进活动近100余场,并联动大众点评、携程等平台推出票根优惠、专属折扣等普惠举措;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打造“渝味中秋·母城悦新”特色场景消费主题活动,推出艺术周、“渝超”主题市集、数字漫游等10余项创新产品与体验活动,增强消费吸引力和年轻群体参与度。(俞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