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法尔斯省贾赫罗姆市边上,藏着个世界最大的人工洞穴,叫桑谢卡南,意思是“石匠”。
但说实话,这地方就算在伊朗国内,也没多少游客去过,更别说国际上了。
今天就来扒扒这个靠古代石匠一斧一凿凿出来的地下奇迹,看看它到底藏着啥门道。
洞穴藏在哪
先说这洞穴的位置,离贾赫罗姆市中心就3公里,开车15分钟准到,路还是沥青的,一点不颠。
周边还有生态旅馆和酒店,能住差不多400人,按说游客来玩挺方便。
本来想以为它是近年才被发现的,后来发现人家历史老久了,数百年前就是石匠的采石场,现在还被编了号10117,列进了伊朗国家遗产名录。
这里得提一嘴法尔斯省,这地方可是波斯文明的老家,古波斯帝国的都城波斯波利斯就在这儿。
所以桑谢卡南能成采石场,也不是偶然,当年这儿建宫殿、清真寺都要石材,石匠们才有机会凿出这么大的地下空间。
很显然,这洞穴不只是个“采石坑”,更像是当地手工业历史的活标本。
就是可惜了,配套这么全,名气却没打出去,去年全年才接待1.2万人次,还大多是本地游客,国际游客连5%都不到。
位置好、有历史,可这20000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古代石匠没挖掘机,是咋凿出来还不塌的?这就得说说他们的真本事了。
石匠咋凿的
关键是这地方的岩层给面子,三层结构,上下两层是硬石头,中间夹着5米厚的软岩层,正好能凿。
老实讲,古代石匠没学过地质学,能找到这么“好欺负”的岩层,全靠常年摸索,这点我是真佩服。
但光找对岩层还不够,凿深了容易塌。
他们想了个招,每往里面凿10米,就留一根巨型石柱撑着顶。
这些石柱分两种,一种是石质不好、有裂缝,没法采才留下的,另一种是石质好,但特意留着当“顶梁柱”的。
伊朗专家测过,一根直径1.5到2米的石柱,能扛50吨的力,而洞穴顶部的重量才15吨每平方米,这安全余量给得足足的。
对比下土耳其的代林库尤地下城,人家是为了住人凿的,靠天然山体撑着,桑谢卡南是为了采石,还主动规划石柱,这预见性可不是一般强。
更厉害的是,这地方在地震带,1998年还发生过5.3级地震,洞穴主体居然没塌,除了石柱给力,入口设计也巧,倾斜向上,洪水也灌不进来。
如此看来,古代石匠不仅会凿石头,还懂“防灾”,这智慧放到现在也不过时。
石匠的智慧让洞穴挺过了数百年,可到了现在,这处奇迹却遇到了新麻烦。
现在啥情况
洞穴里已经装了照明,游客进去能看清石柱的样子,按说该好好开发了吧?无奈之下,负责这事儿的阿里・洛特菲普尔说了实话,文化遗产部门没人,连个专职守卫都派不出来。
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掉石头了,却没钱修,每年维护费才5000美元,连日常巡查都不够。
搞不清伊朗为啥把钱都往波斯波利斯这类大遗产上投,像桑谢卡南这样的中小型遗产就不管了。
这么下去,再好的结构也经不住折腾,游客看到剥落的石头,可能更不想来了,最后搞不好会陷入“没人护→游客少→没钱护”的死循环。
洛特菲普尔想推动它申遗,说这样能吸引游客、提升保护水平。
这话没毛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里,还没有“纯手工采石洞穴”呢,桑谢卡南申遗正好能填补空白。
但问题是,申遗要花钱请专家、做规划,还得等国际评估,受局势影响,进度可能会慢。
我觉得吧,不如学伊斯法罕皇家广场的申遗经验,让民间组织和政府一起干,再拍点纪录片发在YouTube上,先把名气炒起来,申遗也能顺点。
桑谢卡南这洞穴,说穿了就是古代石匠“用人力跟山石较劲”的结果,数百年前,他们一斧一凿凿出奇迹,数百年后,这奇迹却因没人护、没名气管,慢慢被遗忘。
它的价值不只是“世界最大”,更在于告诉我们,人类改造自然,不用靠蛮力,靠智慧更长久。
我真心希望伊朗能重视起来,要么加人,要么加钱,先把守卫配上,再推进申遗。
别让这处“地下奇迹”一直藏在波斯古省,要是能打通国际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古代石匠的智慧,它说不定能从“伊朗的秘密”变成“全球的宝藏”。
毕竟,这么好的东西,就该让全世界看见,你说对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