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诗赋书韵》(五)
老挝万象万佛公园
鹧鸪天·乙巳秋日老挝游感
于永超/2025年9月24日
2025年9月18日至9月24日,正值农历乙巳年秋分季节前后,随团到老挝旅游,先后在万象省和琅勃拉邦省度过了五天(19日~23日),享受自然风光美景与馈赠物产的魅力,感悟佛教文化力量,在慢节奏玩乐中找到幸福福利,实证中挝友谊的厚重历史,咏成《鹧鸪天》一首以作纪念。
鹧鸪天·乙巳秋日老挝游感
乙巳秋光入老挝,湄公河畔韵迢迢。
佛堂静处禅心悟,竹径幽时俗念消。
山隐隐,水滔滔,民风淳厚意难描。
归来犹梦琅勃景,异域风情醉我曹。
琅勃拉邦湄公河段自然风光
随即书成行书条幅《鹧鸪天.乙巳秋日老挝游感》,同供欣赏。
于永超行书条幅《鹧鸪天.乙巳秋日老挝游感》
《鹧鸪天.乙巳秋日老挝游感》释文:
乙巳秋光入老挝,湄公河畔韵迢迢。
在琅勃拉邦登圣山俯视大皇宫与湄公河
乙巳年的秋日,作者随团踏入老挝这片神秘的土地,亲临湄公河。湄公河作为老挝的母亲河,悠悠流淌,承载着老挝千年的历史与文化。那河畔的风光,带着一种悠远的韵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站在湄公河畔,秋风拂面,波光粼粼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让人瞬间沉浸在这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中。且中餐与晚餐都在湄公河边的餐厅和河上游船舱顶完成,有民族歌舞相伴,更是一种礼遇享受。
老挝万象塔銮寺
佛堂静处禅心悟,竹径幽时俗念消。
琅勃拉邦大皇宫
老挝是一个佛教氛围浓厚的国家,走进万佛公园、塔銮寺、西蒙寺、大皇宫、香通寺等佛堂庙宇,在那安静的佛堂里静听悠扬的佛音和虔诚的信徒们诵经祈福,内心仿佛受到了洗礼,渐渐领悟到了禅意。而漫步在幽静的竹径上,翠竹摇曳,沙沙作响,尘世的烦恼和杂念也随之消散。这种宁静与祥和,是在喧嚣的都市中难以寻觅到的。
清晨的布施活动,不仅看到老挝佛教的民俗化,更增添了入乡随俗的参与体验感受。
清睘参与布施活动
山隐隐,水滔滔,民风淳厚意难描。
琅勃拉邦光西大瀑布
老挝的山水风光如诗如画,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雨后的清晨隐隐约约,仿佛一幅淡墨的山水画。湄公河的水滔滔不绝,奔腾不息。老挝人民的淳朴民风,更是让人难以用言语来描绘。他们热情好客,脸上总是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对待外来的游客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无论是在热闹的早市上,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景点中,或是在餐厅桌上,都能感受到他们那份善良、友好和对中国的感恩诚心。
万荣蓝色泻湖风景入网红
归来犹梦琅勃景,异域风情醉我曹。
琅勃拉邦是老挝的历史文化名城,那里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那古老的寺庙、狭窄的街道、传统的手工艺品,都让人陶醉其中。老挝的异域风情就像一杯香醇的美酒,让作者深深沉醉,难以忘怀。
湄公河上的晚餐游船
《头条》截图一
老挝万象凯旋门
《头条》截图二
乙巳年的秋日老挝之行,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在老挝这片古老而待开发的土地上,不仅领略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更感受到了老挝人民淳朴的民风和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这次旅行就像一场梦,在异国他乡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归属感。它也提醒着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感受不同的文化和风景,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这份美好的经历,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激励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热爱生活,拥抱世界。
老挝万隆的雨后清晨
[作者简介]
于永超,男,恩施市人,中共党员,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教授(三级)退休。曾任恩施职院经济管理系主任、系党总支书记、恩施职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被恩施州委州政府授予“恩施州具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曾兼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恩施州书法家协副主席。现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恩施州书法家协会顾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