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国庆节、中秋节假期
大家最近是不是都在找游玩好去处呀?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一处
“小而美”的休闲地
从市区出发,不到一小时的车程!
一起看看~
露营地边山水相依。
秋日,漫步在鱼峰区白沙镇白沙村的白沙古镇,百年粤东会馆串联起商埠往事和红色记忆,不远处的青山峰峦叠嶂,柳江畔露营基地里不时飘来的咖啡香交织着游客热闹的笑声……这个曾经繁忙喧嚣的江畔小镇,如今“红绿交融”,一幅“红色浓、文旅旺、产业活”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开……
游客打卡粤东会馆。
游客在挑选特色手工艺品。
走进白沙老街,聆听红色故事、打卡革命印记。“2014年城区对老屋进行了修复,骑楼、梁架等内部陈设都复原了当时的场景。”鱼峰区白沙镇白沙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东威告诉记者,革命时期的地下党活动联络点修复后,新增商埠账本拓片、密信复制品及多媒体讲解系统;该联络点还融合思源角忆史、商埠记忆墙观展、革命故事展听述等功能于一体。
地下党活动联络点。
1公里外的柳江畔露营基地,是游客口中的“江畔天然氧吧”。“百年榕树下很清凉,等天气再凉点,还能看见白鹭掠水的美景。”露营基地周边,游客能体验田间采摘、竹林挖笋,品尝地道酸笋鸭脚;傍晚不想走,就住进由闲置老房改造而成的民宿。推开窗,柳江落日铺满宽阔江面,江风伴着水汽拂面,惬意又自在。“会馆引客来,风光留客住。”李东威笑着说,村里的10余栋闲置老房都已改造成融合装饰的天井庭院,为村庄添了“颜值”。
古镇里改造后的商铺清新别致。
江畔露营地。(图源:印记白沙)
“这是我们手工做的白沙酸笋、河边鱼和红薯干。”民宿里,村民一边给游客打包特产一边介绍。这些带着家乡印记的农产品,直接带动了周边20多户村民就业增收。
当地农家菜。(图源:印记白沙)
而在旧校舍改造的“商埠文化研学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壮锦拓印课正在开展。当地中学生李梦举着刚完成的作品,眼里满是骄傲:“我用古法蘸取矿物颜料,不仅拓印出商埠旧时的船只,还加上了现在白沙村青山环绕的模样。”指尖的色彩里,这份红色精神与新生活的交融,正在少年心中悄悄扎根。
游客正拍照打卡。(图源:印记白沙)
这里有枕江而眠的老街诗韵
也有新潮热闹的人间烟火
……
趁着闲暇时间
去从创造一份独属于自己的
“老镇时光”吧~
(来源:柳州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