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起,上海天文馆闭馆时间从16点常态化调整到17点(16点起停止入馆),参观时间更充裕啦!
国庆中秋假期延时运营更久,10月1日到7日,天文馆将延时运营到晚上8点。
为了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节日夜间游览体验,双节期间,天文馆将推出国庆特色讲解、天文说书、天文相声、观星观月等活动。
自然博物馆也将在长假期间延长运营,10月1日延时开放至晚10点,10月2日至7日延时开放至晚9点,每天晚上都有针对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多种活动,包含红歌会、电音夜、coser巡游、侦探夜等。
国庆7天延长至8点,还有观星赏月各种活动
10月1日至7日,上海天文馆延时开放至晚上8点,闭馆后还将开展“邂逅星空”特色观星活动。
“邂逅星空”中的公益观月活动,将在馆外公共区域架设多台科普级天文望远镜,由科学教师担任“观星导师”,为观众讲解月球表面特征,如环形山、月海等。
长假期间还有全新打造的天文文创项目沉浸式夜探研学活动,这是“邂逅星空”的升级版,以“星空观测”为主题,通过科普讲座、主题导览、星空音乐会、星空模拟演示、指星认星等环节,结合馆内高精度光学天象仪、8K球幕影院、一米望远镜等核心设备,为参观者呈现一场震撼的天文科普之旅。
即便白天到馆,观众也能体验“赏月”乐趣。上海天文馆将在光学天象厅上演中秋特别节目,利用高精度光学天象仪还原上海地区的秋季星空;展区内,“月亮变变变”讲座、“星韵中秋”天文快闪、“岁时节令”中秋诗谜、“中秋话月”特别活动等多场互动科普活动也将同步开展。
“SAM WALK”导览观展是上海天文馆的特色讲解活动,国庆期间特别推出“苍穹纪事”主题。观众可跟随讲解员,感受中国航天的熠熠光彩,深入了解从东方红一号划破天际到载人航天圆梦九霄的中国航天辉煌历程。
“大器星成”陨石文化展持续火热开放,讲解员将身着古装汉服,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讲解。馆方还以该展特色展项为灵感,推出“磬·听”天文说书、“希克苏鲁伯”天文相声、“星纹天予”陨石主题探索、“陨石盲盒”等多项展厅活动。
针对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上海天文馆也准备了丰富的线上体验项目:“穿越星河”XR项目依托元宇宙技术,让观众通过VR设备远程“触摸”超大月球模型;遍布全市的3个VR元宇宙体验站(静安区博华广场、徐汇区徐家汇书院、虹口区今朝8弄),也将提供沉浸式赏月体验;此外,馆方还将推出中秋赏月直播,与全国观众“云共此时”,同赏一轮明月。
红歌会、coser巡游、电音夜,自然博物馆7天活动不重样
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国庆中秋期间同样有精彩纷呈的活动,10月1日至7日连续七晚,围绕中国恐龙大展,推出“国庆中国龙奇妙夜”特别活动。
10月1日“龙颂华章·红歌会”,通过合唱、独唱、民乐、舞蹈等形式,让爱国旋律在馆内回响,以音乐艺术为博物馆增添节日喜庆氛围。
10月2日“龙惑解谜·故事会”,面向全市孩子发起好奇之问,邀请专家开展互动问答,还结合库房探秘环节,带领孩子们探寻博物馆藏品背后的故事。
10月3日“龙跃狂欢·电音夜”,以电子音乐为纽带,连接远古自然与现代科技,让博物馆变身充满生机、动能与未来感的声场实验室。
10月4日“龙宴食光·食验室”,结合“螺说·古生物餐厅”科普品牌,邀请观众参与创意手作,了解恐龙的化石特征、生活习性及古生物学研究成果。
10月5日“龙漫幻想·二次元”,融入coser巡游、地偶女团表演、随机舞蹈等元素,为Z世代打造一场自然与二次元交织、视听双重享受的线下活动。
10月6日“龙韵东方·国风夜”,邀观众共赴国风追月寻光游园会,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命力。
10月7日“龙寻迷踪·侦探夜”,以恐龙展厅为“案发现场”,以古生物学证据为“破案线索”,打造沉浸式侦探体验。
10月1日至8日,日场活动同样精彩。在地下二层探索中心,自然移动课堂、化石挖掘、自然放大镜等热门课程持续向观众开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