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通讯员 张萌 潍坊报道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2005年8月15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首次提出。二十载岁月流转,这份关于生态与发展的深邃思考,早已跨越时空,在临朐的山川间沉淀为生动实践。若要寻觅这份实践最鲜活的注脚,不必远寻——那流淌千年的弥河,便是最好的答案。
她如一条碧绿绸带,缠绕着临朐的烟火人间,既承载着“母亲河”的厚重记忆,更在新时代浪潮中,以生态之美唤醒民生之乐,让“家门口的幸福”有了可触可感的模样。
漫步弥河体育公园,健身步道上的轻快脚步与河水潺潺相映成趣,老人孩童在此悠然休憩;朐山公园旁,垂柳依水、飞鸟掠波,成了市民安放闲情的“城市绿洲”。
更令人欣喜的是,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弥河两岸不再是静谧风景,更成了热闹“打卡地”——品牌赛事接连落地,文化活动轮番上演,每到节假日,这里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断。曾经的“母亲河”,如今成了临朐人家门口的“城市客厅”,用粼粼波光与盎然生机,书写着新时代的民生之乐。
“山水经”便也成了“幸福经”。
生态惠民:记忆里的河曾只是“远观的风景”,如今却建成了“家门口的乐园”
“我家门前的弥河,如今美得不像话!”家住弥河岸边的李承志大爷,每天都会在河边散步,眼前粼粼波光映着绿树繁花,他眼里的喜爱与骄傲藏都藏不住。
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过二十载春秋,临朐的母亲河——弥河,从昔日单纯的灌溉水道,转身为承载百姓幸福的“生活秀带”。它顺着城市脉络蜿蜒伸展,串联起一座座主题鲜明的公园,让“推窗见绿、下楼入园”的愿景走进寻常生活,让“临水而居、伴园而乐”的幸福感,悄悄浸润在每个临朐人的朝朝暮暮里。
清晨的弥河体育公园,是活力最先苏醒的地方。4米宽的彩色塑胶跑道沿河岸铺开,晨跑声与河水潺潺声交织成清晨最动听的乐章;6900平方米的运动场地里,少年在足球场追风奔跑,老人在乒乓球台切磋竞技,连休憩的座椅都藏着家乡印记——用临朐本土铝型材打造,既耐用又透着“中国铝业之都”的亲切。
“从家到公园就5分钟,打打太极、跟老姐妹聊聊天,这日子多舒坦!”72岁的张奶奶擦了擦额头的薄汗,眼中笑意浮现。这份惬意背后,是1530公顷城区绿地、40.47%绿地率构筑的生态基底,让“在美景中运动”成了临朐人习以为常的日常。
午后的海岳生态公园藏着弥河最温柔的模样。这里没有过多的人工雕琢,更多是“让自然做主角”——岸边的芦苇荡随风轻晃,偶尔有飞鸟掠过河面,留下一圈圈涟漪;疏林草地间,露营的帐篷像一朵朵彩色的花,孩子们追着蝴蝶跑,大人们躺在野餐垫上,抬头就是透过树叶洒下的阳光。作为临朐6处湿地公园之一,海岳生态公园把“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一期开放后,仅用半年就成了“亲子打卡地”。
“以前带孩子只能去商场,现在来这儿认植物、听鸟叫,孩子开心,我们也能呼吸新鲜空气。”刚陪儿子捡完松果的刘先生,手里提着装满“自然宝藏”的小篮子,语气里满是欢喜。据统计,仅2024年,临朐就新增绿化面积42万平方米,正是这样的生态投入,让弥河的“绿”不只是远观的风景,更是触手可及的美好。
夜幕下的海岳城市公园则成了弥河岸边最热闹的所在。这座“L”形的公园依着弥河东岸铺开,华灯一亮,就成了临朐的“夜生活客厅”——夜经济带的小吃摊飘着烤串的香气,文创摊位前年轻人围着挑选手作,艺术区里街头歌手弹着吉他,歌声顺着河水飘向远方……
“以前晚上想出门遛弯,没地方去,现在来这儿逛夜市、看表演,比过年还热闹!”家住附近的王大叔,正带着孙子买糖画,祖孙俩的笑声在公园里回荡。如今,临朐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已达87.1%,像这样依河而建的“便民空间”,早已把“幸福”的距离,缩到了“家门口”。
二十载“绿水青山”理念的滋养,让这条母亲河焕发出全新生机——不仅找回了水清岸绿的旧时模样,更串联起10余处水体公园,将“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憧憬,变成了临朐人触手可及的日常。
它正带着二十载沉淀的绿韵,源源不断地为这片土地输送着美好与惬意。
文化焕活:记忆里的河曾只是“沉默的流水”,如今却搭建了“热闹的舞台”
“现在的弥河岸边,不光景好看,好戏更是一场接一场,咱老百姓的日子,就跟着这淌不完的河水似的,热闹又有奔头!”邻居张德衡大爷常坐在弥河公园的长椅上,望着岸边往来的人群感叹。
从春日的花下闲谈,到夏夜的曲艺悠扬,再到秋日的丰收欢舞……一场场以弥河为底色的文化与民生活动,让这条滋养临朐的母亲河愈发充满人气,也让临朐人的幸福感,随水波荡漾、伴笑语升腾。
夏夜的弥河岸边,总是把这份热闹推向高潮。8月,“河和之契”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曲艺交流展演活动,特意将多段精华片段从县城主会场“搬”到弥河公园的露天舞台。当山东琴书《鲜红的誓言》的弦音初起,原本还带着几分喧闹的人群瞬间静了下来——张大爷骑着电动三轮车,车斗里的小孙子支着脑袋,眼神牢牢“粘”在舞台上。待到唱至动情处,台下的掌声与河面上的潺潺水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夏夜弥河畔最动人的交响。
“以前总觉得这种高水平的演出是大城市的稀罕物,离咱老百姓远得很,没想到如今在弥河边就能亲眼见、亲耳听,看着这清凌凌的水、听着这地道的戏,心里头那叫一个舒坦!”演出结束后,张大爷拉着孙子的手迟迟不愿挪动脚步。
弥河给百姓的惊喜,远不止曲艺演出这一种。当1532文化产业园的“潍有好戏”非遗巡演走进沿岸社区,传统文化在河岸边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歌伴舞《我家住在山水间》一开场,便让全场眼前一亮——舞者的裙摆随晚风飘动,恰似弥河岸边垂落的柳枝般灵动;悠扬的歌声里,满是临朐人对母亲河的深情眷恋。
最让人耳目一新的当属非遗走秀:模特们手持临朐剪纸、年画作品缓缓前行,剪纸里的弥河大桥、年画中的民俗场景,在灯光与水波的映衬下愈发鲜活。“咱小时候就贴这种年画,没想到现在能这么时髦地展示出来,弥河边上办这种活动,真是又好看又长见识!”孩子们追着模特跑,好奇地指着剪纸问东问西,老人们则笑着回忆往昔。
就连乡歌村舞的热闹,也深深烙着弥河的印记。“大地流彩”潍坊市乡歌村舞大赛启动仪式上,临朐原创的舞蹈《丰收时节》格外亮眼——舞者们手持仿“弥河稻穗”的道具,舞步轻快,仿佛在弥河岸边的田野里收割喜悦;当“弥河水绕门前,绿水青山映笑颜”的歌词响起,台下不少观众不自觉地跟着轻轻哼唱,眼里满是对家乡的自豪。
“每次在河边看这些节目,都觉得咱临朐越来越有活力了!”来观演的王阿姨笑着说,“你看现在,来河边散步的人多了,孩子们在草坪上跑着闹,老人们在树下聊着天,这样的日子,就是咱老百姓心里最踏实的幸福!”
如今的弥河,早已不是那条只懂静静流淌的“沉默之河”。河岸边好戏连台,人气旺得像是永远不会散场的盛会。“弥河不仅是临朐的生态河,更是咱老百姓的‘文化河’‘幸福河’。未来我们会继续以河为媒,策划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活动,让弥河的水更清、景更美,也让临朐人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卢媛媛表示。
活力赋能:记忆里的河曾只是“寂静的岸线”,如今却承载了“赛事的主场”
“城在绿中、水绕城中,半城山水满城绿”,这是临朐的生动写照,更是弥河两岸的日常风景。当“绿水青山”的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这条母亲河早已超越“清水绿柳”的自然形态——一场场品牌赛事在河岸接连上演,让弥河成为串联活力、承载幸福的“黄金纽带”,也让“在绿水青山间玩转‘体育+’”,从美好愿景变成了临朐人朝夕相伴的日常。
2025年的第一天,弥河还裹着清晨的薄雾,就被一阵清脆的发令枪唤醒。
首届临朐公园・绿道欢乐跑暨“庆元旦”警民健康跑的赛道上,2643名参赛者迎着晨光奔跑,身影沿着弥河生态廊道向前延展,像一条流动的彩带。滨河公园的花沾着晨露,文化公园的石碑映着朝阳,粟山公园的绿荫滤过清风——每一步踏下,都是与弥河景致的温柔相拥,每一次呼吸,都能嗅到河水与草木的清新。
“去年跑临朐半马时,就被这河景勾住了魂,今年特意带全家来!”来自寿光的刘倩倩冲过10公里终点线,还不忘回头望一眼波光粼粼的弥河。这场新年第一跑,不仅让“临水而跑”成了临朐人迎接新年的新仪式,更让弥河的清晨,从此多了一份“跑向希望”的活力。
若说新年的弥河是“温柔的诗”,那盛夏的弥河,便是“沸腾的歌”。
2025年潍坊市足球超级杯赛期间,弥河岸边的临朐县体育中心成了全城的“热血据点”。1.5万名观众涌入赛场,看台上的红色球衣连成一片“红海”,每当临朐队球员带球突破,呐喊声便盖过弥河的潺潺水声,震得人心里发烫;当对手扑出关键射门,全场又响起尊重的掌声——这里没有尖锐的嘘声,只有对拼搏的礼赞。
中场休息时,更动人的画面涌上眼前:全场观众点亮手机,点点光亮像撒在河面上的星光,伴着《歌唱祖国》的旋律在夜空回荡。赛场外的热闹更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绘制“球员门神”年画,红纸上的球员肌肉线条里满是力量;剪纸艺人指尖翻飞,球队队徽瞬间成型,引得孩子们围着想“讨”一张;临朐煎饼的香气飘出老远,排着队的观众咬下一口,满是“家乡的味道”。
“原以为看球赛只是看输赢,没想到在弥河边,还能摸非遗、吃特产!”外地球迷王海韵捧着刚买的剪纸,笑得眼睛都眯了。单是首场赛事,非遗与特产展销就突破8万元——弥河的热闹,从来都不止在赛场内,更在这“体育+文化”的烟火气里。
在弥河的所有赛事里,马拉松最像“一场流动的山水宴”——它把临朐的生态之美、文旅之韵,都串进了42.195公里的赛道里。
2024年临朐半程马拉松暨警察半程马拉松邀请赛上,5000余名选手沿着弥河生态长廊奔跑。沿途,文化公园的墨香漫过赛道,朐山公园的绿意裹着风来,上万市民的加油声此起彼伏,成了跑者最暖心的“能量补给”。
赛事一办,临朐的人气跟着“沸腾”:县城各大酒店提前几天满房,华建大酒店的“能量套餐”供不应求,石门坊、老龙湾等景区里,满是跟着参赛者来“打卡”的家庭。“我儿子来跑马,我们一家人跟着逛,弥河的水真清,景区也真有意思!”来自济南的张阿姨举着手机拍河景,语气里满是欢喜。
2025年的马拉松更贴心:参赛者凭号码簿能免费游八大景区,赛后还有临朐全羊、鹅肥肝等美食等着——“在别的地方跑马是冲成绩,在弥河边跑马,更像来赴一场山水与美食的约会!”跑者郑冠宇的话,说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此刻再看弥河,早已分不清是河滋养了城,还是城点亮了河——它是贯穿临朐的“生态绿轴”,是承载烟火的“城市客厅”,更是赛事扎堆的“活力基地”。从水波荡漾到赛事沸腾,从文化传承到幸福传递,一条河的变迁,写满了临朐的发展故事。那些藏在河岸边的欢笑、赛道上的激情,都是临朐人“触手可及的幸福”。
【来源:大众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