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重庆暖意融融,一场以“自然探索+城市认知+文化传承”为主题的青少年研学城市探访活动,在共青团重庆市委、共青团南岸区委的指导,益友公益与字节跳动——跳跳糖公益伙伴计划联合主办下,顺利拉开帷幕。
十余名社区青少年在跳跳糖志愿者的暖心陪伴下,先后走进重庆动物园、李子坝轻轨站、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满是惊喜与成长的研学奇遇记。
重庆动物园
李子坝轻轨站
重庆三峡博物馆
沉
浸
式
研
学
三步解锁多元体验,从自然到文化的深度漫游
本次活动以志愿者与青少年的深度互动为主线,将自然观察、城市体验与文化探究层层串联,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边走边学、边玩边悟”的沉浸式旅程。
重庆动物园
与萌兽对话,解锁自然密码
研学第一站抵达重庆动物园,这里成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的“活课堂”。在志愿者一对一的细致陪伴下,孩子们蹲守在熊猫馆外观察 “国宝”的慵懒憨态,追着金丝猴的灵动身影记录习性。
大熊猫每天要吃12公斤竹子!
金丝猴的尾巴比身体还长!
李子坝轻轨站
触摸立体交通,惊叹山城智慧
当轻轨列车缓缓“穿楼而过”时,一场“看得见的城市智慧”体验就此展开。孩子们不约而同发出惊叹:“太神奇了!轻轨居然能从楼里开过去!”
志愿者顺势引导大家观察车站设计、记录列车班次,还带着孩子们打卡“轻轨穿楼”最佳视角,现场你一言我一语的互动问答,让“山城立体交通”的概念不再抽象,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奇妙体验。
三峡博物馆
穿越千年巴蜀,传承文化根脉
研学最后一站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互动升级为“文化寻根”的深度探索。在专业讲解员与志愿者的双重引导下,孩子们的目光被石刻书法、青铜器及老照片里的城市旧貌牢牢吸引。
三峡大坝能装下多少水?
以前没有机器,古人怎么做出这么精致的铜器?
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志愿者一一拆解解答,还鼓励大家参与馆内互动项目——临摹甲骨文、拼装古建筑模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将对巴蜀历史、三峡精神的感性认知,慢慢沉淀为理性的文化认同。
研学尾声的“收获分享会”上,各方畅聊感动与成长。孩子们分享着对熊猫食性、重庆特色交通、博物馆青铜器的新发现,满是成就感。家长称赞活动“玩学结合”,有志愿者全程协助,孩子玩得开心又长知识,比单纯逛景点更有用。跳跳糖志愿者代表表示,见孩子们专注探索的模样很有成就感,自己既是陪伴者也是探索伙伴,孩子们的好奇与笑容也给予其温暖。
本次研学活动旨在通过多场景、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在实践中亲近自然、读懂城市、传承文化;同时搭建企业员工参与公益的平台,促进企业公益力量与青少年成长需求的深度衔接。
未来,团南岸区委将继续联合各方力量
策划更多优质研学活动
为更多青少年提供“边玩边学”的成长机会
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开阔眼界
在体验中收获成长
终审:艾爽
审核:陈宸
初审:魏金华 高如茜
编辑:项雄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致电62988721联系我们。
最后
小暖南温馨提醒
做好网上共青团的登录
查看个人信息和关系转接
为学社衔接做好基础哟!

询问毕业生团组织关系(学社衔接)请致电62980291 咨询时间:工作日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8:00

有趣|实用|洋气我是小暖南看完记得关注我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