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张掖,丹霞披彩,丝路含韵。为深度挖掘河西走廊“彩虹之城”的文旅魅力,全面推广“一部手机游甘肃”平台的数字化服务功能。9月22日至24日,由媒体记者与网络达人组成的踩线团走进张掖,开启了一场兼具自然奇观、历史底蕴与民俗风情的探访之旅,沉浸式感受 “金张掖” 的古韵今风。
在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冲,张掖如同一颗镶嵌于古道上的明珠。两千年前汉武帝在此设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寓意,使这里成为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文明交融的枢纽。这里汇集冰川雪山、高山峡谷森林草原、河湖湿地、大漠戈壁等地貌于一体,兼具西北之雄浑壮美、水乡之婉约灵秀。
踩线团首日抵达张掖后,旅程始于千年古刹张掖大佛寺。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由西夏第四代皇帝乾顺敕建。因寺内供奉佛祖涅槃像,故民间俗称 “卧佛寺”“大佛寺”,在河西具有极高的宗教影响力。1996年,张掖大佛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也是张掖地方博物馆所在地。在这里,大家拜谒了长达34.5米的亚洲室内卧佛之最,静心感受了丝路文化的厚重底蕴。
怀着崇敬之心,踩线团来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在苍松翠柏环绕的纪念场地内,通过瞻仰史料陈列、聆听革命事迹,深切缅怀先烈事迹,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这里创新推出的“实物+场景+科技”三位一体的展现方式,还原历史细节,让人们在参观过程中沉浸式感悟历史印记。“这里的一件件英烈实物,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不屈的精神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种精神,跨越了时空,让我们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和传承意识。”同行的记者说。
来到这里一定要去欣赏的风景,就是七彩丹霞。次日,踩线团走进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这片形成于亿万年前的彩色丘陵,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长城》《三枪拍案惊奇》等影视曾在此取景。漫步景区步道,近距离欣赏这些亿万年前形成的色彩,仿佛能看到时光在大地上勾勒创作的模样。顺着步道蜿蜒而行,彩色丘陵也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众多摄影爱好者纷纷举起相机,定格这瑰丽的景致。
在此期间,“一部手机游甘肃”推广团队同步开展线下宣传,工作人员向游客分发资料,详细介绍平台的景区门票预订、游览路线规划、特产购物等便捷功能,引导现场扫码体验并赠送定制礼品。
从七彩丹霞出发往东北驱车,踩线团来到了另一种史诗级地貌——平山湖大峡谷。据了解,平山湖大峡谷是集自然奇观、峡谷探险、地质科考民族风情、自驾越野等于一体的复合性旅游景区,这里能找到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又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景区赭红色的山体在岁月的雕琢下,形成了峰林、石柱与峡谷相互辉映的迷人景致,让人仿佛踏入了一个异域星球般的神秘世界。
来到张掖,同样值得一去的景点,那就是修凿于祁连山脚下的悬空古刹——马蹄寺。活动第三日,踩线团首先来到了马蹄寺,感受千年石窟艺术的独特魅力。据了解,马蹄寺位于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修建距今已逾1600年,传说天马在此留下蹄印,因而得名。马蹄寺石窟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由千佛洞,北寺普光寺,南寺胜果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石窟七处窟群组成。从三十三天的绝壁攀登到千佛洞的壁画解读,从藏佛殿的庄严静谧到草原的辽阔舒展,大家瞻仰精美壁画,感受艺术与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完美融合的“天人合一”之境。
在民乐县滨河九粮液文化旅游景区,工业与旅游碰撞出别样火花。刚进酒厂厂区,空气中便弥漫着粮食与酒曲混合的醇厚香气,循着香气来到酿造车间,蒸腾的热气裹着酒香扑面而来。车间里,酿酒师傅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拌粮、上甑、蒸馏等工序,动作娴熟且精准。踩线团成员近距离探访了高端白酒品牌“滨河九粮液”的酿造核心,同时,定制文创酒礼盒、主题雪糕等特色产品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在这场沉浸式体验中,大家不仅读懂了品牌背后的故事,也深切感受到了匠心传承的温度。
如果你是个地道的“西北胃”,那你总能在张掖找到一款你喜爱的面食。在张掖老字号“孙记炒炮”店铺,踩线团成员现场拍摄制作过程,老板一边娴熟地抻面、炒制,一边讲述“炒炮”因形似鞭炮而得名的民间故事。让踩线团念念不忘的还有劲道爽滑的甘州搓鱼子、外酥内糯的油糕、香气浓郁的红柳烤肉等张掖经典小吃。每一款面食,都以其独特的味道、筋道的口感和恰到好处的制作工艺,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此次为期3天的踩线活动,循着“人文——自然——民俗”的脉络,串联起大佛寺的厚重历史、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的红色记忆、七彩丹霞与平山湖大峡谷的自然奇绝、马蹄古寺的文化底蕴及特色美食的烟火气息,更通过 “一部手机游甘肃” 平台的现场推广,搭建起传统文旅资源与数字服务的桥梁。活动不仅全面展现了张掖作为丝路重镇的多元文旅魅力,更以数字化手段为游客提供便捷体验,诚邀四海宾朋走进张掖,在彩虹之城邂逅诗与远方。
来源:微游甘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