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文润桃浦、质美未来”文明护航质量强企融合行动暨2025年“桃浦文明巷”中秋主题活动在普陀区桃浦镇未来岛“炬”创·来谷举办。整个活动以传统佳节为纽带,打造多彩集市,为市民带来融合消费、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秋游园体验。普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朱小林,桃浦镇人大主席佘江淮,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喻道虎,镇党委委员、宣传统战委员沈娟,副镇长赵珞颖等有关领导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朱小林、佘江淮共同点亮代表文明质量之光的“圆月”,寓意以文明之光照亮企业质美前行之路,传递向上向善的文明风尚。质量服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精神文明建设则是润物细无声的“软实力”。唯有内外兼修、软硬兼顾,企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活动当天,上海电力高压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刚,桃浦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心主任、镇商会秘书长秦春华,未来岛园区党委书记戴传标共同发出《文明质量发展公约》的倡议,进一步凝聚共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明质量护航企业发展。
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桃浦镇联合镇域内一批文明单位成立“桃浦文明星联盟”。首批成员包括上海新金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金叶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未来岛投资置业有限公司、上海新杨工业园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力高压实业有限公司、中铁市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上海顺灏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西北物流园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德济医院9家单位。沈娟、赵珞颖共同为联盟单位颁活动证。今后,联盟将整合各成员单位资源优势,在文明创建、社区治理、公益服务等领域发挥示范力量,进一步引领倡导新时代文明风尚。
现场有民族歌舞、茶艺体验、禅意插花等非遗活动。而此次活动的文化焦点是由上海越活动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齐春雷带来的“藏·越——越剧艺术藏品巡回展”,展出的传统手绣真丝戏服、连环画、戏单、民国时期报纸等珍贵藏品,生动呈现了越剧艺术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价值。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越剧发展史和老一辈艺术家的简介。简洁明了的文字勾勒出了越剧百余年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进程,让前来参观者对越剧的起源、诞生和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老一辈艺术家为推动越剧改革和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让人不禁肃然起敬,大家一边参观一边追思着她们的艺术功绩。
展示柜里,一张张泛黄的旧报纸,将人们的视线聚焦到了民国时期。历经八十余年的《越剧报》,如今再次品读,既让人们感受到历史变迁的厚重,也让人们在历史的回响中感受到越剧曾经的辉煌。
承载着越剧蓬勃发展、繁荣兴盛的戏单,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在岁月的回眸里沉淀着往昔的温润与璀璨。上世纪四十年代,“越剧十姐妹”为越剧的发展而联袂义演的《山河恋》,象征着越剧界的觉醒与团结;抗美援朝时期,“越剧十二姐妹”再度携手,义演《杏花村》《梁祝哀史》等剧目,将筹集到的资金全部捐献空军,让“越剧号”飞机飞上蓝天,奔赴朝鲜战场。而今,这些戏单走过浩渺的历史长河,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过往。
记载着越剧故事、流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再次风靡全国的连环画、还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一时的磁带……每一件物品都能让参观者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并在回忆中追寻那一份久违的美好。
传统非遗手绣工艺的真丝戏服总是令人叹为观止。绣者用一针一线讲述着古老的故事,那丝丝入扣的线条传承着千年的文化记忆。穿上一件蟒袍,感受那份戏曲的古典之美,这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情感和文化的交织与融合。
“藏・越——越剧艺术藏品巡回展”是齐春雷从艺三十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整个巡回展寄托着齐春雷对于越剧艺术的深厚情感,也寄托着他一直以来孜孜不倦传承和弘扬越剧艺术的情怀。越剧艺术藏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通过对这些藏品的收集和整理,也有助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齐春雷表示:“要让一件件越剧藏品‘动’起来,要让大家在‘流动的博物馆’中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并清晰地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