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之旅”~自驾游旅行日记(十)
一、今日行程:丹东~河口~宽甸~青山沟。行驶里程175公里。
二、游览景观:
1、鸭绿江抗美援朝浮桥遗址。
2、太阳岛旅游渡假区。
3、虎山长城风景区。
4、河口“断桥”景区。
5、宽甸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三、旅行点滴:
今天我们旅行计划的目的(住宿)地是丹东市宽甸县,沿途以游览红色景点为主。
第一站:抗美援朝浮桥遗址。
今天早晨八点半我们从丹东市区导航到达“抗美援朝浮桥遗址”景点时,见路边有交警在维持停车秩序。我们在路边选了个空位停好车,走到遗址景点近前时才发现景点前拉着一条“警戒线”,问了一位穿红马夹的工作人员得知,因有媒体采访摄像活动,观景平台临时封闭,游客只能在路边“警戒线”以外,再伸长脖子远远的望一望鸭绿江水中那几组露出江面一尺多高的浮桥桥墩(遗址),拍照留念。值于这座浮桥的历史与作用,我上网“脑补”了一下。
据网上简介:这座浮桥由当年铁道兵第二师始建于1951年1月,并于1951年5月建成。这座浮桥的特点是涨潮时桥面淹没在水下,目标小,不易被美军轰炸机发现,在抗美援朝时期,这座浮桥成为志愿军参战和运送物资的重要秘密通道,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站:太阳岛旅游度假景区。
前几次去虎山长城时路过太阳岛都错过了。今天行程时间宽松,我们特意到太阳岛游览了一圈。景区地域位置优越,毗邻鸭绿江,与朝鲜隔江相望,东邻虎山长城能远望到山峰上烽隧。因受中朝边境管控限制,景区原有游江游艇都被吊到岸边晒太阳了。景区里游人稀少,游览木栈道腐烂破损,步道杂草丛生,生意消条。
我们登上由几个集装箱拼“积木”搭建的瞭望平台,使劲望了望朝鲜“三千里江山”,聆了好几首由朝方广播大喇叭播放的,听不懂的朝鲜歌曲。这是太阳岛中朝边境旅游“享受”的特殊待遇!
第三站:再爬虎山长城。
实话实说,这是我第四次又来爬虎山长城。前三次我爬的是全程。可这次只爬了有三分之一就“知难而退”了。一是晴空烈日,阳光暴晒,让人有点打蔫。二是今天的“主宾”对爬山登高兴趣不大,爬了一会就汗流夹背,要求下撤,咱只好奉陪。
外出旅游长途跋涉,风雨无常。太晒了、太冷了不好,刮大风、下大雨了不行,最好是不冷不热,微风细雨,令人舒爽的假阴天……!
第四站:游河口断桥景区。
河口“断桥”是国家4A级景区。河口“断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江”和中国人民举国之力抗美援朝支援前线的一座重要的挢梁。
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是我母亲的老家。这也是我借“海岛之旅3”特意陪姐姐来河口村看看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和这座有历史意义的下河口公路“断桥”的初衷。
据网上简介:下河口公路“断桥”遗址桥头堡始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由日本监工,中国劳工建造,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证之一。1951年11月中旬,美军大批B-29飞机飞临河口桥上空,投下大量炸弹和定时炸弹。桥的中间9孔长约200米被炸断,桥面落入水中,以至无法修复。
下河口公路桥是鸭绿江连接中国和朝鲜两岸最早的一座公路桥。抗美援朝时期,这里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后方支前和运输作战物资的主要线路。”
下河口断桥景区里有两尊青铜塑像。一尊是骑在战马上被毛泽东主席诗赞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元帅。一尊是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当年彭总和毛岸英就是从下河口这座公路桥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可毛岸英却牺牲了,和许多战友永远长眠在异国它乡的朝鲜了。
我是第二次来参观河口断桥,看到断桥的被炸淅残垣遗迹,看到一尊尊战斗英雄的半身塑像;看到断桥上飘扬着赴朝参战自愿军各军、团的战旗;聆听景区广播里播放自愿军入朝作战的战史;瞭望鸭绿江两岸中朝边境那连绵的青山和宽阔的鸭绿江水,令人深感胜利来之不易,缅念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烈士亦感伤不已。
第五站:瞻仰宽甸县抗美援朝烈士陵。
我们从下河口景区去宽甸县城途经宽甸县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拾阶而上,步入陵园,在纪念碑前伫立默哀,向母亲家乡当年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丹东是一座边境城市。
丹东是一座因抗美援朝战争而一战成名的英雄城市。
丹东是我的父母结为夫妻成家立业,曾经努力工作过的地方。
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是已故母亲的老家。
丹东也是我的出生地,我的名字叫-绿江。
因此,我对丹东有特殊的感情。
我爱丹东这青山绿水的秀美;
我敬重丹东这座城市人文历史的厚重;
我更珍视丹东让我梦牵魂绕的故乡情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