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中国旅游日是5月19日,《徐霞客游记》第一记《游天台山日记》的开篇之日。世界旅游日之所以为9月27日,是因为1970年9月27日,国际官方旅游联盟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特别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世界旅游组织章程。其实9月27日北半球旅游旺季刚过、南半球旅游季节到来,是一年中一个新的度假好时节的开启之日,以9月27日为世界旅游日很合适。
相比于2011年设立的中国旅游日,世界旅游日早在1979年就由世界旅游组织设立,从1980年起每年都有一个与旅游相关的主题,今年的主题为“旅游与和平”。 旅游作为民众普遍性社会交往的一种活动,在客观上起着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之间的文化沟通作用,不仅有助于增进了解、消除偏见,而且有助于加强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早在1980年9月,世界旅游组织在《马尼拉宣言》中就指出,旅游在国际关系和寻求和平方面,在促进各国人民相互认识和了解中,是一个积极的现实因素。
旅游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各国人民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开放包容上有其独特作用,通过旅游可以了解其他国家,促进人类整体观念和世界大同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又可以宣传自己,树立本国的正面形象。旅游者中的科学家、发明家、专家学者或者艺术界人士,可以通过旅游过程中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以及与同行的交流和接触,共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随着旅游次数的增多、理解的加深,人之间也就产生了情谊,阻碍与隔阂逐渐减少乃至消除,旅游在这个意义上对促进世界和平有着特殊的意义。
中国1983年正式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成员,近年来积极同一些大国开展旅游外交活动,先后举办了“中俄旅游年”“中法旅游年”“中美旅游年”等活动,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建立友好国际关系。2016年5月19日,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在中国北京举办,大会的主题也正是“旅游促进和平与发展”。而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和国际交通的日趋便利,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不仅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风物带回来,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当然如果在旅行中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会影响世界对中国人的印象。另一方面,我国敞开国门欢迎八方来客,单方面免签和过境免签国不断扩容。
除了世界和平这种宏大叙事,旅游对个人也有多方面意义。旅行是放松,是见识,是走马观花,是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世界的丈量。一路上,既有赏心悦目的美景,又有垂涎欲滴的美食,还有回味无穷的趣事,也经常创造出家庭成员相处的黄金时间。旅行如同一本会呼吸的百科全书,能在其中接触到很多书本中没有的东西,慢慢地你的视野宽阔了,谈资多了,人也会变得更加有趣,逐渐成为别人眼中一本喜闻乐见的书。当旅行和读书两者结合,可以让我看到多样世界观,知晓多重人生观,从而建立多元价值观。
但另一种意义上,没意义才是旅游最大的意义,旅游是其本身,无需意义,所谓的意义,都是副产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