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西行的线路中先后经历内蒙、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几个省份。这几个省份中,我最期待的有三个:内蒙、新疆和甘肃。
北京虽然离内蒙不远,可内蒙于我这样的北京人几乎没有概念。像我一样的人应该有很多,一想到内蒙就是茫茫的大草原。个别喜欢草原的人,最终选择河北的丰宁坝上草原,这样也算是给自己有了对草原的交代。可事实上,内蒙不仅仅是草原。
内蒙是中国东西跨度最大的省份,早晨在内蒙东边看日出,经过一天自驾的急行军,晚上还可以在内蒙西边看日落。东边的内蒙人性格接近东北人,西边的内蒙人性情接近西北人,也许是东边更接近大海的缘故,内蒙东边以草原为主,在国边境线上有城市,如满洲里、海拉尔、阿尔山等,也许是生存环境更好的关系,这边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内蒙的中部以几座大城市为代表,算是内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呼和浩特的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市”,包头来自于蒙古语,意思是“有鹿的地方”,鄂尔多斯以前叫“伊克昭”,即大寺庙的意思。而西边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草原、沙漠、戈壁、荒山,大部分地方都不适应人类居住,大面积的无人区,只有胡杨还在替人类看守着那失去的家园。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是背着《敕勒歌》驱车到阴山下的,阴山还在,阴山下的人文和风情还在,不在的是风吹草低的场景,牛羊也有,但是,生活场景完全变化了,现代替换了诗意,不能说这不好,环境离开了人其实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在敕勒川,我们去了美岱召,这是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的寺庙,寺庙是一座城,城也是一座寺,城不大,寺里建筑业不多,可每一座都标注着一段历史。比如阿勒坦汗的议事厅,说明本地曾经是顺义王的政治中心,寺庙里还有三世达赖的使者麦达里活佛的行宫及讲经场,此外还有达赖的行宫,由此说明,美岱召在当时内蒙地区宗教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内蒙,我们通过寺庙不仅了解了历史,更洞悉了当地的一些人文知识,比如呼和浩特席力图召的牌匾,竟然是晋商大盛魁出资请来的,大盛魁的举动自然有宗教活动的意味,也有可能,他们想通过兴建寺庙,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百姓的生活,以便为生意的持续经营立住根基。风景离开人就没有太多的意义,风景自然也是因为人而显得更加美丽生动。
内蒙自巴彦淖尔起,往西即进入严重沙化的无人区,即便沿途还有额济纳旗这样的小镇,可这也一点说明不了它的生态价值。下高速去额济纳旗的路上,空气中都弥漫着沙尘,天黑以后,更要接受沙尘暴的肆虐。原本还有点犹豫,是否要经过胡杨林行走一番,后来还是果断改变主意,尽快离开。
不到新疆都不知道祖国的幅员辽阔,先前没去新疆之前,我还问过新疆的朋友,从哈密过来是否可以居住,朋友的答复是肯定的,经实地探访,朋友说的跟我看到的可能不完全是一回事。车子进新疆好像就是哈密XX区,跑了几百公里进城,最后发现,我还是住在这个区里,以我当天的体能,别说跑出哈密,我可能那个区都跑不出去。
原本以为到了哈密就算是到了新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街面上都没有几家少数民族兄弟的店铺,少数民族的人也不是很多,即便想吃一顿正宗的维族餐,好像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住在宾馆后,我们是打车外出才找到一家维族人开的饭馆,街面上的安防跟内地区别不大,房屋好像也没体现出少数民族特色,瞬间感觉我们来了一次假新疆。真正的新疆风情估计要到吐鲁番以西才能感受到,假如要自驾新疆,一定要加把劲。
去西部自驾,我其实还是想走一次连霍高速的,这条高速自十几年前第一次自驾就在我心里投下影子,当时我就立下誓愿,将来要跑一次连霍高速,这次终于成行了。
连霍高速就是古丝绸之路,当时的汉地英才就是通过这条路走向西域。连霍高速上的每个城市的名字,估计在唐代都有脍炙人口的诗作,“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连霍高速上吸引我的不是敦煌,不是七彩丹霞,而是马蹄寺、鸠摩罗什寺,我喜欢马蹄寺的别致,我崇敬伟大的翻译家鸠摩罗什,这是我选择的两个站点,好在,河西走廊上还有一座叫武威的城市,它确实威武。它给予我们河西走廊最美的印象。
说内蒙狭长,只要一打开地图就能看到,很多人不知道,面积不大的甘肃其实也是非常狭长的,从东到西,甘肃省也跨了时区,甘肃东南角的陇南跟西北的敦煌,那是完全不同的文化,甚至都是不同的文明。
西行最大的收获还是我们前期赶路而临时在山西增加的景点:晋祠和山西博物院,因为这两个景点,让我们对于山西的文化积淀的厚实、山西人的厚道和山西文化的厚重有了重新的认识。旅游最好的感觉不是饱了一时的眼福,而是欣赏到美景之后依依不舍地离开。山西每个景点给人的感觉都是这样的,这是最好的一种体验,也为将来再找机会开了念想。
明代的议事厅。
阴山下的美岱召。
晋祠仙人台。
晋祠周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