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田育才
秋日清晨,桑植南滩草场。木质观景台上,来自省城的摄影爱好者陈明正专注地调试专业设备,准备捕捉草原日出的绝美瞬间。
“这片星空帐篷、网红打卡点都很有特色,我们特地来拍摄。”陈明赞誉道。两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荒芜的草场和几栋闲置多年的老旧建筑,如今已蝶变为张家界新兴的旅游打卡地和游客眼中的“秘境天堂”。
这一转变,源于桑植县以创新思维盘活闲置资产的探索实践。2023年以来,桑植县交旅集团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面推进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利用,实现“闲置焕新”与“文旅提质”双赢。
变废为宝
周五(9月26日)下午,天平山管理站的前台排起了长队。“我们提前两周才订到云海房,就是为了看周末的日出。”来自武汉的游客李女士说。这个曾经的科研宿舍,如今已成为热门森林民宿,每年入住率达70%。
2023年初,桑植交旅集团对全县旅游闲置资产开展摸底,仅八大公山片区就发现3万多平方米闲置资产。面对产权复杂、设施老化等问题,集团创新提出“三不变三提升”方案:保持权属、建筑、生态不变,提升功能、价值、效益。
“我们通过资产重组、功能再造等方式让资源焕发生机。”桑植县交旅集团相关负责人王松军介绍。通过与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合作,采用“经营权置换”模式,投入1000多万元将科研宿舍升级为集商务、康养、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设施。
改造后的接待站转型为多功能综合体。科研大楼保留原始工作场景,客房布置科考照片,让游客体验“住在博物馆”的感觉。接待站内餐厅、娱乐等设施齐全。“暑期96间客房天天爆满,39个露营帐篷一席难求。”负责人侯永波说。据统计,今年暑期两个月实现营收80万元。
点绿成金
今年“五一”,桑植县南滩草原景区全新打造的123个帐篷露营基地对外开放,以草原为席、星空为顶,很快成为旅游市场新宠。“五一”期间,该景区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次,带动周边综合收入超100万元。
因交通不便,南滩草原过去是一片“无人区”。
2023年,桑植交旅集团与湖南南滩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局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南滩草原景区:一是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建成帐篷营地、篝火晚会区、高山观星台等特色设施;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开发越野山地车、射箭场、跑马场等体验项目;三是推出创新业态,开通“乘直升机观草原”低空旅游项目,规划建设滑翔伞基地,将南滩草原景区打造成湘西北文旅新标杆。
一个个盘活的闲置资产,文旅深度融合成为最大亮点。
在天平山露营区,游客既可体验高山露营,又能参观珍稀植物科普基地;在南滩草原,星空摄影、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这种创新模式显著提升了游客体验感和消费黏性。
成果共享
“作为县属国企,我们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生态账。”桑植县交旅集团董事长石春告诉记者。短短两年间,这家县属国企通过创新盘活机制,让4处闲置资产重焕生机,创造就业岗位40余个,带动区域综合收入达500万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在八大公山片区,天平山、斗篷山管理站的升级改造,催生了22家特色农家乐。
五道水镇小庄坪村村民邢大洲算了一笔账:“过去闲置的老房子,现在改造成民宿,年收入能增加8万元。”南滩草原的露营项目带动周边农特产品销售大增。人潮溪镇白石村脱贫户邓忠富的土蜂蜜从滞销到脱销,年销售额2万元。
同时,该县创新实施“保护性开发”模式,在八大公山项目保留98%的原生植被,为珙桐等珍稀植物建立专项保护方案;天平山林区增设的红外相机监测系统,已捕捉到20余种野生动物的珍贵影像;南滩草原采用可拆卸式生态露营平台,配合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使草原植被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
来源:华声在线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