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中秋佳节将至。9月27日,武昌区举办“我们的节日·中秋”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活动以“中秋‘骑’遇 昙华共宴”为主题,以“低碳骑行+圆桌宴”的创新形式,汇聚辖区居民、商户、党员、新就业群体、金婚夫妻等多元力量,共享低碳骑行,共烹美味佳肴,共赏非遗文化、共话邻里温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时代文明新风,共度团圆有爱、文明祥和的传统佳节。
“骑”遇浪漫·低碳绘爱心
14对青春CP身着统一服装,单车骑行打卡粮道街美食街区,传播低碳环保生活理念。5对金婚夫妻乘坐幸福号“喜车”,缓缓穿行古城,在“生死契阔 与子成说”契园户外颁证点,亲手拓印属于自己的婚书,分享相守一生的幸福秘诀。
青春CP和金婚夫妻以低碳出行方式绘制武昌古城爱心地图,最终相汇于昙华林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东广场,与260余名居民、新就业群体、商户代表、党员群干等共赏“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大舞台”,共享欢乐祥和邻里团圆宴。
邻里共宴·家宴暖人心
“上菜咯”吆喝声起,街坊邻里、爱心商户们纷纷端出自家精心准备的“私房佳肴”。红焖羊肉香气扑鼻,清蒸鲈鱼鲜嫩诱人,桂花糯米藕甜润暖心……“我特意起了个大早炖这锅莲藕汤,就盼着和老邻居们一起过节!”家住昙华林老街的冷师傅一边摆盘一边与街坊打招呼。“平时忙着跑单,很少有机会和邻居们聊天,今天感觉真正融入了社区!”外卖员小李感慨道。
文化展演·非遗颂新风
“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大舞台”融合了社区群众文艺团队和专业表演嘉宾的精彩节目,二胡串烧悠扬动人,舞蹈《只此青绿》婉约如画,楚剧选段韵味十足。情景剧《家门口的健身房》更是将文明实践融入社区治理的生动案例搬上了舞台,居民们自导自演生活变化的故事,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非遗集市同样人气高涨,剪纸、漆扇、做糖人等传统手工艺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居民驻足体验;亲手在中秋主题明信片上盖上纪念章,送给亲朋好友特别有意义。“中秋节能和老街坊一起度过,心里特别暖。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吃家宴,开开心心看节目,还能逛传统非遗市集,别提多开心了。”社区居民王爷爷动情地说。“第一次听说‘武碳江湖’小程序,原来环保事业可以从身边的每一次低碳行为开始。”游客小曹当时就表示以后会多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为碳中和、碳达峰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由武昌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民政局、区文旅局、粮道街道主办,昙华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承办,团区委、古城文旅集团、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协办。
“骑”遇中秋,以宴为媒,以节聚力,共享美好。武昌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文明实践阵地资源,持续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节日文化活动,丰富节日文化内涵,彰显文明实践特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讯员 易晓灵芝 记者 柯文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