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佳节之际,江西吉安后河・梦回庐陵景区以“全域焕新”之姿盛大迎客。景区通过夜游场景创新、角色剧情深度融合、多元业态联动三大核心举措,构建起多层次、强叙事的沉浸式文化体验街区,不仅让庐陵千年文化底蕴可观可感,更推动游客从“被动游览”向“主动入戏”跨越,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人文之旅,为吉安城市夜经济注入全新活力。
演艺焕新:打破边界构建沉浸剧场,以“趣味叙事”激活历史场景
景区颠覆传统观演模式,将整个后河街区打造为无边界、高互动的沉浸剧场,以“庐陵趣史”为核心故事脉络,依托夜游动线推出“徐霞客探秘庐陵”全形态互动体验项目。剧情巧妙串联码头、街巷、游船、衙署四大空间,引入叫花子、文天祥、衙役等鲜活NPC角色,通过“市井烟火+趣史秘闻”双线叙事,引导游客以第一视角走进庐陵的繁华市井与历史风云——从码头的漕运喧嚣,到街巷的商贾往来,再到衙署的人文轶事,让游客在互动中亲历庐陵盛景,感受历史的温度与细节。
最终以实际服装为准
服务提质:古今交融打造“剧中服务”,以细节营造沉浸氛围
为让游客深度融入场景,景区将服务环节全面升级为沉浸式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树立文旅服务新标杆。服务话术改用“客官里边请”“此程愿为您引路”等契合古风场景的语言,实现与游客的自然互动;工作人员形象同步革新,客服、讲解员、船员等岗位均身着定制庐陵古风服饰,从着装到言行完成 “服务者” 到 “剧中人”的身份转变,让游客在接触服务的瞬间便卸下现代身份,无缝进入 “梦回庐陵”的剧情氛围,视觉与情感代入感大幅提升。
业态创新:场景赋能构建多元消费场景,打造文旅消费新引擎
景区以“场景优化+互动创新”为核心,推进全域业态升级,全面提升吸引力与竞争力。后河驿站群完成标杆性改造,覆盖文化、休闲、科技、运动四大领域:头部文化品牌帆书(原樊登书店)于9月1日正式开业,结合庐陵文化特色打造 “阅读+在地文化”的独特空间,开业即成为吉安文化新地标;引入无人机城市展厅,布局“旅游+低空科技”场景,打造“鹭起低空后河基地”,为游客尤其科技爱好者和年轻群体提供新奇体验;水上卡丁船等游乐项目应季推出,丰富水上游乐体验,助力景区打造区域水上运动中心;此外,景区还启动商业焕新计划,从店铺布局优化、外立面文化改造,到服务系统升级、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多维度提升商业服务品质,构建“文化体验+休闲消费+运动娱乐”的多元消费场景。
光影铸魂:数字技术活化文化IP,再现庐陵千年风华
《梦回庐陵》沉浸式光影夜游项目完成内容焕新,依托前沿数字艺术与技术手段,打造“江山千帆”“永乐大典”“节义之士”“十三花船”四大文化IP场景,将庐陵文化融入光影叙事,让千年历史“活”起来。
《江山千帆》以鲁公桥为载体,通过3Dmapping技术植入宋代漕船元素,光影流转间再现吉安漕运“千帆竞渡、商贾云集”的繁华盛景,让游客直观感受吉安作为“江南望郡”的历史地位;
《永乐大典》萃取典籍文字与吉安籍主编解缙的历史故事,以光影艺术还原明代吉安“文风鼎盛、才子辈出”的文化盛况,彰显庐陵“文章节义之邦”的底蕴;
《节义之士》优化叙事结构与视听效果,通过“国破山河”“天祥诏书”“庐陵壮士”“共赴国难”四章节,以文天祥等历史人物为核心,生动展现庐陵人世代传承的 “节义精神”;
《十三花船》以“一船一IP”为设计理念,13艘花船分别象征吉安13个县(市、区)的山水风貌与发展成果,既承载着地方文化特色,更展现吉安“三区建设”与“十大攻坚战”的丰硕成就,成为新时代吉安发展的生动缩影。
此次后河・梦回庐陵景区全域焕新,不仅是一次文旅场景的升级,更是庐陵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景区以“沉浸体验”为纽带,让文化可感、消费可及、夜经济可续,未来将持续探索“文化+科技+商业”的融合路径,为吉安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文化强市注入更多动能。
如今,梦回庐陵景区与今夏已盛大开业的吉安欢乐世界、游漓半岛等优质项目联动呼应,共同构建“全后河”文旅体验带,为游客提供从白天到夜晚、从人文历史到现代潮玩的全天候、多元化畅游新选择。这片融汇传统韵味与现代活力、生态之美与人文之蕴的滨水空间,正成为市民与游客可游可玩、可赏可乐的全时段理想去处。
END
© 来源 / 后河梦回庐陵景区
编辑/秦诗雅 复审/刘家珉 终审/肖树立
分享
收藏
在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