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黄蓉):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新疆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著名汉学家、埃及希克迈特文化集团总裁艾哈迈德·赛义德曾多次到访新疆,他认为新疆的发展是显著的,无论基础设施还是生态保护,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对新疆的长期规划和战略指引,让新疆得以不断发展、开放,让当地民众安居乐业,充满幸福感。
艾哈迈德·赛义德(左四)在新疆参观访问
“11次到访新疆,我看到人们的笑容更多了”
“新疆的发展是显著的”。艾哈迈德·赛义德说,“从2015年至今,我已经去过新疆十一次了,每一次都能发现新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抽象的统计数字,而是真实体现在旅行体验中,交通时间比原先缩短了一半以上。基础设施的升级明显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令他印象更加深刻的是近年来新疆生态环境方面的改善。他指出,新疆本身的自然条件极为复杂,有冰川、有沙漠、有绿洲。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在吐鲁番看到农民们采用滴灌技术,在节水的同时提高了产量;也听到专家介绍荒漠化治理的进展。这些让我联想起中东一些国家在沙漠农业方面的探索,但新疆的努力更具规模性和系统性。”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也给新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艾哈迈德亲眼看到来自中亚的货物有序集散,也目送中欧班列把中国的商品运往欧洲。作为研究“一带一路”的外国学者,这一幕让他感到特别震撼。新疆正逐渐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如果说上海、深圳代表中国面向海洋的开放,那么新疆代表的就是中国面向欧亚大陆的开放。
“不断发展、开放的新疆,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层面的飞跃,更是人们心理感受的转变。”艾哈迈德·赛义德告诉记者,“我逐渐发现一种朴实的变化:人们的笑容更多了,眼神中透出轻松和自信。”
艾哈迈德表示,在新疆游历期间,他见证了中国多民族之间的包容合作、和谐交往。他认为,政府在推动这种融合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文化保护和就业扶持,都有明确的政策支持。“我看到过传承民族语言的努力,也看到年轻人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而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我看到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被保留下来并得到推广,也看到现代化的文化设施向公众开放。这些都充分说明,国家治理的目标并不是消除差异,而是让差异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环境下共存。”
多元协同 共促新疆发展
在艾哈迈德·赛义德看来,新疆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提到,在交通、能源、教育、医疗等所有关乎民生福祉的大规模项目背后都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放眼世界,很多国家的边远地区往往因为资源有限而被忽视,导致发展落后、矛盾加剧。而中国选择了另一种路径:不仅没有忽视新疆,反而把它当作重点扶持对象。这种战略性投入,使新疆能够在数十年内迅速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
“其次,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新疆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门户。跨境铁路、公路和自贸区把新疆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紧密连接。” 艾哈迈德·赛义德认为,这种由“地理边缘”到“开放前沿”的转变,是新疆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
他进一步指出,任何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新疆的经验表明,稳定不仅对地区安全至关重要,更是保障教育、产业、投资等各领域发展的前提。中国政府先进的地区发展方略,使得企业敢于投资,个人敢于规划未来。
艾哈迈德·赛义德最后总结道,新疆的发展经验值得国际社会借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