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9月28日)
百年孙文西焕新归来
香山古城再展新颜
孙文西路步行街是广东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是香山古城核心点,保留了古香山独特的历史文化印记,承载着无数中山人和海外华侨华人的记忆与乡愁,是彰显中山历史文化底蕴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之一。

烟墩山下的孙文西路步行街。记者 缪晓剑 摄
百年风雨沧桑,孙文西路落下不少沉疴宿疾。三年多以来,中山广泛征求专家和社会各方意见建议,坚持修旧如旧、修旧如初,统筹资源、凝聚合力,以绣花功夫推进孙文西路步行街抢修、保护、活化、利用,为百年老街修复肌理、强筋健骨。在国庆、中秋双节来临前,孙文西如约回归人们视线,为中山乃至大湾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珍贵的城市记忆和鲜活的城市更新经验。
古城保护,如箭在弦
为什么要改造活化?

中山市旧城区香山古城区域。记者 缪晓剑 摄
时间回到三年前,香山古城风貌面临严峻挑战,有沦为城市“失落空间”的趋势。从整体格局来看,“山-水-城”的格局虽然完整,但已被逐渐侵蚀,文化框架不甚明显。从风貌来看,古城新老杂糅,居住用地占比近40%,商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零散破碎,有些物业缺乏管理和维护,有些甚至已经成为危房。再加上古城内公共交通、公共空间等未成体系,低端混杂的业态难以满足市民和游客对高品质文化休闲空间的需求,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小修小补已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古城的沉疴。如不进行抢救活化,损失将不可逆转。
2021年12月,市委书记郭文海首次到石岐街道调研时指出,孙文西路步行街片区保留了城市历史印记,承载了城市乡愁,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要下定决心把这块宝地打造好,使其成为中山人的精神家园,成为中山的城市名片。

2024年10月30日,孙文西路步行街已经在进行围蔽施工。(资料图片) 记者 缪晓剑 摄
2021年12月,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将“文化兴城”列为本届党委重点工作之一,复兴香山古城、重振孙文西路被提上重要日程。2022年,以香山建县870周年为契机,市委部署推进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将其作为文化兴城的重点工程。在接下来的2023年、2024年、2025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了对香山古城的保护活化工作,并列作中山“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

孙文西路步行街围蔽施工的围墙上,布置了介绍孙文西路历史文化的图片展览。(资料图片) 记者 缪晓剑 摄
在此期间,有关部门通过深入调研、多轮座谈会、专家论证、意见征询、规划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市民群众的心声,凝聚共识,群策群力
一场抢救性、系统性的保护更新,如箭在弦火速开展。
“绣花”三年,修旧如初
漫步改造后的孙文西路,仿佛走进时光博物馆。思豪大酒店的水刷石工艺石柱、铁艺窗花,前厅的古董百叶窗、雕花木楼梯扶手,都诉说着百年沧桑;骑楼下,百年灯影花重见天日,连成一道美丽风景……

孙文西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思豪大酒店。记者 缪晓剑 摄
这些充满原真性的细节,不是博物馆橱窗中的摆设,而是孙文西路上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存在。
百年老街盘根错节,怎么改才有这个成果?
为了重现历史风貌,这次所有历史建筑的修缮,仔细比对了档案馆和热心群众发来的老照片,并创新引入无接触式干冰剥离技术,以“绣花功夫”打磨修缮木质房梁、灯影花式、山花灰塑、文书巷入口的“大井头”等历史文化印记,在细微之处讲述历史。

画师精心复原骑楼天花板的壁画。记者 缪晓剑 摄
这份“绣花”功夫,凝聚着三年来香山古城保护活化的经验精华。
2021年,借着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从善坊、莲峰新村旧改启动;在这两个试点项目“打样”基础上,白水井、华柏路、洪家基改造项目相继启动。摸爬滚打两年多,中山摸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更新之路,于是在2024年3月,再次启动孙文西路的改造。

在孙文西路,工作人员对建筑外立面进行翻新。记者 缪晓剑 摄
过程中,有关部门可谓“想尽办法,排除万难”。步行街私人物业占比高达76%,征收工作组公开寻主,从侨房内书本、信件中挖掘信息,最终推动73户签约,为统一改造奠定基础。改造采用“小单元、渐进式、微改造”的模式,将影响降到最小,争取仍在经营的商户和居住的居民支持。“开膛破肚”,统筹推进主街地下水、电、气、消防等多类管网改造升级,彻底改变步行街只能看不能吃、只能买不能住等业态痛点。
6个月完成东段示范段改造,68天完成主街管网施工,75天完成北侧骑廊修缮,孙文西路改造工程整体工期比原计划压缩200多天,高峰期每天有500多名工人同时施工,如期兑现重要节假日前“还街于民”的承诺。
以文润城,再“潮”百年
烟墩山下,香山剧场“好戏连台”;华灯初上,老街平添几分韵味。

2024年8月10日晚,香山剧场正式亮灯启用。(资料图片)记者 明剑 摄
万众瞩目,更万众期盼:屡屡开创潮流先河的古城老街,何以再“潮”百年?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新开放的孙文西路步行街坚持市场化经营导向,优化现有业态布局,不断丰富产品供给,让百年老街既保留乡愁记忆,又充满年轻活力。同时,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也为八方游客精心准备了各类“嘉年华”大礼,让国内外游客在这里领略到中山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感受大湾区的激情活力。
有了节假日的“火”,更需要长远的“活”。
让“人”成为古城的主角,让“城”烟火气更足。孙文西路已成功接收93处公有物业,盘活了楼上空间以后,整条步行街将新增将近3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7栋大体量建筑已被活化,复刻为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老字号,或打造成中山名优产品市集,继续讲述孙文西路的人文商贸故事。孙文西附近的孙文中路、民生路、民族路,商业也正以一种自然流动的姿态蔓延开去。

由旧工商银行大楼改造成的游客中心。(资料图片)记者 缪晓剑 摄
今年,在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节点,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山在文化兴城背景下,破解文旅“流量与留量失衡”难题、推进“百千万工程”、打造大湾区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关键一招。如今,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正致力打造孙文西路步行街、大涌红博城、中山影视城的“三城”平台载体,将千年香山文化,融入现代文旅发展大局。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香山古城复兴,正让城市在赓续历史、繁荣文化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山发布编辑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