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茫群山的怀抱之中,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如一道飞虹横跨天堑,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与黄果树瀑布交相辉映,它们将时空折叠,共同勾勒出一幅现代工程、远古回响与自然奇观交相融合的“黄金三角”,串联起一段跨越两亿年的壮阔传奇。
“实在是太壮观了!”站在被称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边缘,游客陈秀兰与朋友们仰望着凌空飞架的大桥,连连惊叹。
两亿年前,花江大峡谷所在的区域还是一片广阔的海洋,随着地壳运动的加剧,地面撕开了一道巨大的“裂缝”,形成了花江大峡谷最初的轮廓。
花江峡谷大桥
为突破地理阻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今天贵州以惊人的工程技术,在峡谷之上架起了一座“横竖都是第一”的世界级桥梁。全长2890米,主跨径达1420米,主跨桥面距谷底高达625米,是目前世界山区峡谷第一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大桥的建成将两岸2小时路程缩短至2分钟,托起山河坦途,圆梦民生期盼,成为创新推动桥旅融合的新范式。
桥塔以受力合理的“门”型结构为基础,将峡谷岩层地貌融入设计,以竖向线条构筑刚直、层叠的构造,呈现出简洁而现代的美学风格。塔身如山门对开守望,两侧塔柱高耸如石壁,上横梁勾勒出“山峦重叠入云端,千峰万仞皆相连”的廓形,远观犹如石林跃出天际。吊索外侧则设计了宛如“琴弦”的亮化效果,流动的灯光可以随不同音乐做出变化,游客可以在现场通过APP和大桥灯光实时互动,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大桥下层钢桁梁层高空间,设置了观景廊道,高空竞速跑道、高空蹦极等项目。
“花江镇投入约3000万元,修建了一条长22公里的观光路线,配套了3座公厕、1个小商业中心,同时搭建了可容纳上千辆车的停车场,满足游客出游基本需求。”花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彭开波说。
我市还着力打造世界第一高桥美食小镇花江镇,推出“观世界第一高桥、赏峡谷山海奇观”徒步活动,让游客在花江镇“赏高桥、品美食”,多角度观赏世界第一高桥的神奇壮美,全方位感受世界第一高桥的无限魅力。举办“飞跃地球裂缝、触摸世界之巅”关岭飞艇观光活动、贵州·关岭“世界第一高桥杯”篮球邀请赛、帮帮唱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一次玩个够”。
距离花江峡谷大桥仅30公里的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古生物化石的宝库”。这里保存了两亿年前的海洋生物遗迹,完整记录了古特提斯洋的沧桑巨变。地质专家指出,该地区是全球三叠纪地质研究的“活教材”,与花江峡谷的喀斯特地貌形成地质时序上的衔接,为游客提供了“从深海到峰林”的地球演变叙事线。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能亲眼见到两亿年前的鱼龙、海龙、海百合等古生物化石,让我非常震撼,又通过讲解了解到在远古时期这里是一片汪洋,是经过数亿年变化形成了现在的地貌特征,很值得人们参观学习。”在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内,来自广东的游客孔彦舟带着孩子仔细参观展柜里的各种化石,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精彩解说,获益匪浅,不虚此行。
游客进园后除了可以在一、二、三号鱼龙原位保护馆和博物馆里观赏、了解已发掘的各种化石之外,还能在情景再现厅中通过声、光、电高科技手段身临其境感受两亿年前古海洋生态情景,在化石挖掘区里亲自动手采掘、珍藏小化石。
游客在鱼龙原位保护馆内参观
“这些连在一起像百合的叫鱼鳞贝,那些形状弯弯的是菊石……”从深圳远道而来的小朋友汪绮彤在家长的陪同下,一边挖着化石,一边将刚刚学习到的知识分享给其他小朋友,整个过程格外认真专注。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的化石保护面积分布达200平方公里,埋藏的化石群是两亿年前的海生爬行动物、海百合,以及菊石、双壳类、腕足类、鹦鹉螺、鱼类和陆地生长异地保存的古植物化石遗迹。其化石群埋藏之集中,门类之齐全,数量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晚三叠世化石宝库,是探索两亿年前海洋生物的一个重要窗口和研究生物多样性、集群死亡和生物超常规保存和埋藏的“天然博物馆”。
黄果树大瀑布的成因要上溯至两亿多年前,后因地壳运动、河流侵蚀、溶蚀、侧蚀等作用,形成了亚洲第一大瀑布,其落差达77.8米,宽101米,除了主瀑布,黄果树景区还分布着多个风格迥异的瀑布和喀斯特地貌景观,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的瀑布群”。
黄果树大瀑布
奔腾的河水从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如银河倒挂,声震山谷。瀑布激起水珠,水雾氤氲,让前来观瀑的游客连连惊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黄果树大瀑布的宏伟奇观,人类的智慧则让它在时光的洪流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真的太震撼,太精彩了!”刚看完《再回西游》的游客吴女士在回程路上仍难掩激动。这部大型实景仙幻剧以86版《西游记》经典取景地黄果树大瀑布陡坡塘景区为核心舞台,借助裸眼全息影像、AI建模及智能交互等前沿技术,重现“三打白骨精”“女儿国奇遇”“五圣成真”等经典篇章,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西游魅力。
《再回西游》演出现场
而这只是当下黄果树旅游景区多元业态升级迭代的代表。为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黄果树旅游景区将天星桥至郎宫半岛共计4.2公里的黄金漂流线路串联起12处险滩,以B.Duck小黄鸭为主题全方位植入IP元素,打造出“白天漂流探险、夜晚露营观星、全天沉浸打卡”的全时段体验链。暮色中陡坡塘瀑布流光溢彩,洞穴里“寻龙记”探秘者惊叹连连,漂流河道上小黄鸭游船载着欢笑,从洞穴探秘的惊奇到漂流河道的欢腾,从非遗展演的厚重到体育赛事的激情,今天的黄果树,昼夜都涌动着蓬勃活力。
截至目前,黄果树景区2025年累计接待游客量已突破500万,这是继2023年以来,黄果树景区连续第三年实现这一历史性跨越,随着国庆黄金周的到来和全年旅游热度的持续,黄果树景区2025年全年游客接待量有望首次突破600万人次大关。
一天之内穿越地球亿年演变,从花江峡谷的喀斯特地貌到关岭的深海化石,再到黄果树的水流切割奇迹,领略自然造物的两极对话。
这不仅是将一个个景点简单串联,更是通过优势互补和深化体验,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全域旅游从“单点发力”迈向“全域联动”新阶段。
花江大峡谷
通过战略协同、交通提速、业态互补、线路整合等方式,推动花江峡谷大桥与黄果树等景区的联动发展,将大桥地标、峡谷风光、古生物化石群、黄果树瀑布群、历史人文、民族风情等一体串联布局,形成“一小时旅游圈”。把“旅游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实现“资源端”到“消费端”的高效转化,助推乡村振兴和一流旅游城市建设。
目前,我市规划推出10余条多元化精品旅游线路。每条线路均经过周密考量,旨在展现其独特价值与极致体验,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夜游黄果树 陈婷 摄
清晨,乘坐207米高的电梯60秒冲顶,到离江面近800米高的桥塔上品一品云端咖啡、看一看360°全景的山河壮阔,俯瞰大桥脚下的高峡流水、喀斯特峰林连绵。
中午览全球晚三叠纪世界独一无二的化石宝库。巨型的海百合化石如石上莲花般悠然绽放,凶猛的鱼龙骨架定格着远古猎食的瞬间,最纤柔的生物触须清晰可辨。
下午赏亚洲第一大瀑布。未见其形,先闻其声,万练飞空的水流从崖顶倾泻而下,撞击出震天的巨响与漫天水雾,在阳光下幻化出绚丽的彩虹。
当夜幕降临,喧嚣的瀑布声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安顺古城墙下流淌的宁静。夜晚漫步于青石板路上,游安顺古城,从一块砖、一口井中阅读明清时期的军屯往事,坐在古戏楼前,听一曲苍凉古朴的屯堡地戏,感受活态传承的文化脉搏。白日的自然与远古的宏大叙事,在此刻融入温暖的人间烟火与斑驳的历史光影里,飞檐下的灯笼次第亮起,照亮着六百年的屯堡石墙。
来源: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