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曾以打铁为生的乡村面临“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的困境,如何重新找回生命力?
山西晋城司徒村的村书记周小明,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带领村民们完成了一场愚公移山般的壮举,也吸引全国游客直接抖音上种草、直接下单来小镇游玩。矿渣山被改造发展成全国闻名的旅游小镇,打铁花打出了两个世界纪录,把这项差点被遗忘的非遗手艺推广到人人皆知。
每当夜幕降临,小镇的舞台上便亮起热烈的火光,当1600℃的铁水泼向夜空,化作满天星辰,点亮了这个曾经被矿渣和垃圾山包围的村庄,也点亮了一个村庄从资源枯竭走向文旅重生的转型之路。国庆将至,全国各地的游客将来小镇欣赏千年非遗。
“一个农村,唯有实干”
1999年,周小明(抖音账号@司徒村老周)刚刚被选为司徒村村委会主任时,地图上还没有“司徒小镇”。32岁的他放弃外地生意,回到被矿渣山包围的家乡。面对1400多位村民,他许下“一年一个厂,三年大变样”的宏愿。
厂子的经营逐渐走上正轨,但村民们还住着老房子,每天面对着紧挨着村子的“垃圾山”。看着周边的城镇盖起了楼房,周小明心里着急。“要让村民们都住上好房子”,抱着这样的信念,周小明带着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考察了全国的强村富村,为司徒村制定了更长远的改造计划。
村支书抖音里的“司徒村改造”记录
想彻底把村子“盘活”,就得先让村里外的环境改头换面。2010年,司徒村分期付款90万元购入了一台挖机、一台铲车、一台汽车,村委带着村民们用这些设备修路盖大棚,在村南扎根了好多年的“垃圾山”不见了,摇身一变成了“开心农场”。没想到。营业仅仅3天内,农田就被蜂拥而来的周边游客们全部认领。
今天我们看到的司徒小镇并不是一夜之间建成的。农场项目有了收益,游客也越来越多,火爆的人气让周小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做文旅。生态园更名为司徒小镇,农场收益被投入到接下来的改造中,司徒小镇开始建起晋城特色浓厚的“老锅巷”“六尺巷”……一个古色古香、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的旅游小镇拔地而起。
2015年,司徒村把村民们儿时记忆中的“打铁花”表演搬上了春节期间的活动舞台。打铁花是晋城上千年来的传统,而司徒村曾经就是一个祖祖辈辈以打铁为生的村子。最初,周小明在村里召集了36位会打铁花的村民,在司徒小镇湖边连续表演了15天。
首次打铁花演出让司徒小镇在周边省市一炮而红,游客量一再上涨。乘着这股劲头,周小明再次带着村民们一起去往全国各地的景区“取经”,回来打磨创意,自编自导了大型实景剧《千年铁魂》。
司徒小镇的打铁花表演
在大家的努力下,2017年,司徒铁花技艺入选第五批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司徒小镇的表演也连年升级,不断加入新元素,演出规模从几十人增加到上百人,2024年4月20日,司徒小镇108位打铁匠人创造了“最大规模打铁花表演”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过去,打铁花是过年才有的老手艺,年轻人不愿学,如今,景区常态化演出培养了1300多名铁花师傅,师傅们来小镇学成了手艺,再把表演带到全国各地。
从“卷表演”到“卷服务”
近年来,司徒小镇的“活招牌”除了打铁花,还有网红村支书@司徒村老周。他的抖音账号拥有80多万粉丝,是个名副其实的“网红村支书”。在@司徒村老周 的抖音评论区,经常有游客留下在司徒小镇游玩时和他的合影。
其实最开始团队提议运营抖音时,周小明还有些疑虑,经不住年轻人软磨硬泡,他出镜拍摄了第一条视频。视频内容很朴实,介绍司徒村,介绍村民们建设司徒小镇的过程,介绍自己。他直言:“发抖音就是为了推广宣传司徒小镇。”
周小明在抖音介绍自己
周小明的真诚,引来了各地网友的共鸣,收获了2万多名网友点赞。因为周小明带着村民们用心经营,以一年一个新项目的速度不停琢磨景区的产品升级,司徒小镇在过去几年里已经积攒下不错的口碑,很多去过司徒小镇的游客也来到评论区为老周和司徒小镇加油打气。
还有山西网友在老周的视频下留言:“几年前去河南,那边的人跟我说我们这四岁小孩都知道晋城有个司徒小镇。”
周小明瞬间感受到互联网惊人的传播力。过去他们做宣传都是通过传统渠道,效果确实有,但从他们的角度看不到透明的转化数据。现在仅仅是在抖音发一条短视频,就可以在后台看到视频收获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曝光量,还能看到大量的游客反馈,这对于老周和村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同时,他们也留意到来老周的评论区提意见的游客,这些“差评”主要集中在服务方面。周小明深知,光有流量还不够,最终还是要有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产品才能留住游客的心。
2023年,司徒小镇的景区服务迎来了新的变革:门票2天有效,囊括核心演出、百场小节目、儿童乐园,并提供免费小吃、交通和3小时古装体验。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景区还为自驾游客报销高速费,120元封顶。他们的初衷很朴实:“现在的景区太多了,大家出门去玩,处处都是出行成本,我们就想,给游客省点钱是最实在的。”
景区的诚意换来了游客的双向奔赴。很多网友刷到老周的视频,听到“报销高速路费”都会好奇地停下滑动屏幕的手指,在抖音团购买好套票,节假日开车带着家人就来了司徒小镇。
司徒小镇的抖音团购
自从成了小镇的“顶流”,周小明的上班时间也越来越早。早上6:30他就到小镇一圈圈地转,几乎一整天都在小镇里当“服务NPC”。开观光车、发“银票”,下雨天也开着直播,为游客们解答各种问题,包括景区设施的小故障,甚至节假日有游客订不到民宿,他都尽力在第一时间解决。
月初,周小明在景区里偶遇了一群自费来看《千年铁魂》的“轮椅游客”,他一路招待这些特殊的朋友,临走前还以现金形式将门票费用退还。老周实实在在做的每一件事,游客和网友看在眼里,对司徒小镇的信任感也多了几分。
所有人的司徒小镇
司徒小镇是全国最早将非遗打铁花演出常态化、规模化的景区。可以说,是打铁花“打”出了司徒小镇的文化实力。而真正让小镇从无到有、涅槃新生的,还是司徒村自上而下的凝聚力和行动力。
整个司徒小镇里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司徒村的原住民,并且很大一部分是从十几年前景区从零开始的时候就在一线工作的。周小明在抖音上一遍遍讲述的故事,让网友们深有感触。他总说,司徒小镇有今天的面貌,绝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真正的建设者是司徒村的每一个人。景区里的花草树木,是大家一起选好种下,路是大家一点点修的,每个新项目都是大家集思广益讨论决定的。
村民不再是离乡背井的打工者,而是在家门口“上班”的景区主人。村子里建的新楼房,就和景区隔了一条马路。对于他们来说,去景区工作,就是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目前,司徒小镇为村民提供了超过1000个工作岗位,约占全村劳动力的30%,人均年收入从不到1000元提升至5万元。
这份“在家门口挣钱”的踏实感,也反哺着景区的生命力。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千年铁魂》大获成功,紧接着又利用经验创作出《硝烟太行》《只能这样》等新作品。台上的演员,是村里的铁匠、农民,可能刚刚忙完地里的活计就来到景区排练演出。
景区经营得越来越红火,难得的是,司徒小镇从未放下更长远的追求。景区挣了钱,除了分红,还会集体商议将资金投入到接下来的景区建设。一年一个新项目,一年一个新剧场,景区的NPC不断增员,体验活动也越来越丰富,民宿逐年扩建……还有每月一个主题活动,带着游客深度体验非遗手作和山西特色风土人情。
“我们景区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改变。”这种常来常新的体验,让司徒小镇的复购率高达40%,登上抖音北方区域文旅景区复购榜首,景区年卡的销量仅次于热销的单人套票。
今年8月中旬,抖音生活服务和字节跳动公益“星乡村”项目落地司徒村,邀请@焦绿儿、@潘姥姥、@寒亦可、@旖旎不风光等抖音达人前往司徒村实地拍摄。抖音站内生成热点#用非遗打铁花领略山西,播放超4000万,登上晋城同城榜TOP1。
司徒小镇相关热点话题播放量超4000万
在“星乡村”的助推下,司徒小镇2025年暑期交易额环比增长194%,核销金额突破3000万元,成了颇具代表性的和美乡村。
有新来的游客会觉得奇怪,怎么司徒小镇开了这么多年,还有未建成的新工地?村民们诚恳而坚定:“我们现有的资金不是很雄厚,每年挣点钱就投资点新项目,不过我们努努力,再熬两年就好了。”
司徒小镇的转型之路,没有捷径,全是真诚。从一草一木,到一砖一瓦,当一千多个村民把小镇当成自己的新家去建设,把游客的满意当作自己的骄傲,这座从矿渣堆里生长出来的小镇,便真正成了“所有人的司徒小镇”。
来 源: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费煜
责任编辑:秦小茜
校 对:辛 云
值班主任:费 煜
值班编审:王普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