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长假23.6亿人次流动,你的出行计划会被堵在路上吗?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超长假期点燃全民出行热情。交通运输部最新预测显示,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其中自驾出行占比超80%(18.7亿人次)。面对可能突破历史峰值的10月1日单日3.4亿人次出行量,如何避开"人在囧途"?这份官方预警与实战攻略值得收藏。
假期出行数据全景扫描
本次假期出行呈现四大特征:
- 自驾主导:18.7亿人次选择自驾,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预计达1400万辆,充电需求激增;
- 首末高峰集中:9月30日15时起现节前叠加高峰,10月1日单日流量或破3.4亿人次,返程则集中在中秋后的7-8日;
- 中长途激增: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高速压力显著,热门景区国省道易发事故;
- 旅游热度创新高:广州、成都、北京、上海等都市圈旅游热度或超去年,日韩、东南亚出境游需求大涨。
高峰时段与易堵路段预警
去程双高峰:
- 9月30日15-20时(通勤+出游车流叠加)
- 10月1日8-12时(全国高速出城峰值,京藏、京港澳等主干道压力突出)
返程高峰:10月7-8日15-20时,郑州圃田站、成都周边枢纽等节点易堵。京津冀地区的京哈高速河北-天津段、长三角的G2京沪高速江苏-上海段被列为重点预警路段。
错峰出行实战策略
- 时间选择:短途游建议10月2-5日出行,长线游可提前至9月30日上午或延至10月1日下午出发;
- 路线规划:避开G4京港澳改走大广高速,使用"e路畅通"小程序实时查询路况;
- 新能源准备:提前规划服务区充电点位,避免1400万辆新能源车集中补能时的排队风险。
租车出行便民新政策
交通运输部推出五大措施:
- 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异地还车免费
- 机场高铁站落地取车服务全覆盖
- "信用免押"优化租车流程
建议提前3天预订车龄3年内的新车,目前全国租车订单已同比增超10%。
多场景应急锦囊
- 突发拥堵:启用高德/百度地图"拥堵排行榜"重新规划路线
- 事故处理:拍照取证后立即移至应急车道,拨打12122报警
- 跨国出行:日韩/东南亚航线需提前4小时抵达机场
全国高速救援电话及12328监督渠道建议提前存入手机通讯录。
智慧出行工具包
关键资源汇总:
- 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实时监测平台
- 各省高速微信公众号(如"河南高速"推送实时管制信息)
- 铁路12306电子发票新规10月1日实施
特别注意免费通行时段判定:10月1日0时-8日24时以驶离高速时间为准,避免因时间误差产生费用纠纷。
提前规划是畅通出行的密码,错峰选择乃避开拥堵的钥匙。 在这个全民流动的超级假期里,愿每位出行者都能手握科学攻略,将更多时间留给旅途的美好而非漫长的等待。你的假期出行计划做好预案了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