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国庆假期里,不少网友旅途劳顿,小病小痛容易乘虚而入。外出旅行需要准备哪些药品?9月27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副主任药师谢林利,为大家准备了一份 “出游必备药品清单”。
2024年十一期间,游客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游玩。新华社陈熙摄
“国庆出行,对身体的挑战不容小觑。连续数天的高强度活动,会让膝踝、关节承受巨大压力,增加软骨磨损和滑膜炎的风险。”谢林利介绍,市民在外出时可准备一个急救包和一个药包。
就急救包而言,其配置需围绕防护、创伤处理、疾病应对和环境适应四大原则展开。急救包本身应便携、耐用且取用方便,内部的物品需包括清洁消毒用品(如碘伏棉签、酒精棉片)、创伤包扎材料(各种尺寸的创可贴、无菌纱布块、弹力绷带、自粘绷带和三角巾)。
相对于急救包,药包的准备则主要针对各地的天气。谢林利称,“国庆期间,大部分地区温差较大,很容易造成感冒,旅行时最好准备酚麻美敏片、氨酚伪麻美芬片、维 C 银翘片等感冒药来缓解感冒症状。同时,还可准备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缓解头痛、肌肉酸痛和发烧等症状。”
考虑到有些市民外出旅行可能出现水土不服,出现腹泻等情况,可以考虑带上止泻的蒙脱石散,以及防脱水的口服补液盐。“不过,蒙脱石散有一定的物理吸附特性,如需服用其他药物,建议相隔 1-2 小时再服用蒙脱石散。”谢林利提醒。
除了以上药物外,如果市民对花粉、灰尘等过敏,或者可能因接触新的食物或环境而过敏,那么抗过敏药必不可少。谢林利建议,市民可预防性随身携带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药物,需要注意的是,多数抗过敏药服用后可能会产生嗜睡等不良反应,服药后应避免驾驶车辆。此外,考虑到市民在乘车、船、飞机时出现过眩晕、呕吐的情况,也可以提前准备苯海拉明、人丹、东莨菪碱等晕车药。
如果市民旅行中,要进行爬山等活动,还需特别关注膝关节的保护,比如要学会侧身“Z” 字下台阶、缩短步幅、定时休息,休息时抬高双腿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也要配备云南白药气雾剂、红花油或正骨水等跌打扭伤药,以应对脚踝扭伤等情况。如果市民计划前往蚊虫多的地区,需准备驱蚊液;若前往寒冷或高海拔地区,葡萄糖口服液/粉或电解质冲剂能有效应对能量快速补充的问题。
无论是急救包还是药包都不是物品的简单堆砌,更要知道该如何正确使用。谢林利提醒,市民出行前,务必熟悉每件物品的位置和用法,并检查药品的保质期,如有药品已经过期,则需及时更换。
同时,对于不熟悉的药物,市民要认真阅读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如果出现较严重的问题或者突发的紧急健康状况,应该及时就医;有些药物可能影响驾驶安全,如可能引起嗜睡的药物和一些含有酒精成分的药物,务必注意避免“药驾”;儿童用药更需小心谨慎,要与成人药品区分开来,切勿按照成人的用法用量服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