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发现滨州邹平与济南之间的距离很近之后,我这如同开拓了新大陆一般,跑了好几回邹平,虽然蹭不上免费的京沪高速,但每次单程二十几块钱的高速过路费也完全可以接受,而且我车上的ETC绑了老唐的银行卡,悄无声息地从他银行卡上划走十块、二十块,不疼不痒,他也感觉不到,嘿嘿。
滨州西董的上回村,据说是邹平海拔最高的村子----许是因为邹平山少,西高东低,当身处上回村时,也没感觉到村子的高海拔,唯有村子最西面一排黛黑色的高山伸出双臂将上回村紧紧环在怀中。
关于上回村,搜来查去只找到廖廖无几的介绍,也无法辩证其真伪,可能是原作者查过相关的历史资料,或者是在邹城档案馆查到的,且分享如下吧:
【上回村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时期,村子曾被称之“葫芦峪”,又称回路峪,源于村子所处的特殊位置:三面环山,像个葫芦,只有最东面有一个进出口,且出口外还伴着一条山水河道。因此村子也得名“葫芦峪”,又被称为“回路峪”。】
怎么说呢,按说上回村位置偏僻,藏在深山,进出道路也不是直来直去的乡道,而是曲曲折折地绕进村。进村后的路则紧邻着一条深深的河道,河道里水量不大。村里的路有的位置极为狭窄,只有一车宽,但越往村子深处,反倒越发宽敞----还真真像是一个藏宝贝的葫芦!
刚驶进村子就被眼前的村貌迷住了:红瓦白墙,小桥流水,远处长白山上摩诃峰也仿若近在眼前。
不经意间又让路边两个售卖农家蔬菜的小摊吸引了注意力,尤其喜欢那筐青不拉几的西红柿----可别小看这种青柿子:外皮粗糙,还有干裂和斑点,但这种柿子最好!特别耐储存,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坏,越放越红,更没打过农药!
大姨面前柳条筐里的西红柿,除了两个最大最红的,其余的全被我包圆“一筐端”,几条胖丝瓜旁的两个小号老黄瓜,我也要了;看着南瓜可爱,顺手拿起来摆弄拍照,纯朴的大姨忙说,“这南瓜可好吃了!又甜又面!”----那就“多听老人言”!再给我来个南瓜!
大姨说全部按一块五一斤,买了一堆才10.65元---大姨要的价格太低,青柿子我在南山大集买过最便宜的也得三块钱一斤,类似的柿子进了超市则化名为“水果柿子”、“草莓柿子”,直接高价七八块钱一斤!
问大姨付款是扫码还是现金?大姨说都行。
又问扫码是到您的手机上吗?
大姨说给闺女了。
又问,她还给您吗?
大姨笑笑:“给不给的吧。”
掏出钱包,找出11块钱现金递给大姨。
大姨说给我找零。
我说,“算啦算啦 !您找给我零钱,我都花不出去。”
大姨一听也乐了。热情的大姨说顺着这路一直往里就能进山,里面还有个水池,可好看啦。按大姨所说,俺娘俩朝着大山的方向继续往里走去。
上回村里的房子绝大多数都翻盖过,鲜有几间黄土坯的老屋,而且不仅主道,连村居之间的巷道也都做了硬化,处处干净整洁。虽是藏在大山里的村子,但来访车辆和人员也不少,除了路边摆摊的几位大姨和大娘,不时会匆匆驶过几辆私家轿车,亦或者是村里大叔驾驶着机动三轮擦身而过。上回村给我总体的感觉就是:不穷,有人气。
“妈妈!快看,那天撞坏爸爸车子的就是这种三轮吧?”小家伙指着哒哒哒刚过去的一辆红色大三轮喊道。
“嗯,就是这种。”我点头应道。
周六那天不是在博山爬完岳阳山又去吃虹鳟鱼了吗,刚离开鱼馆没多远,准备过一座一车宽的桥呢,对向冲过来一辆三轮,听哒哒哒的声音像是喝柴油的,我们刚驶上小桥,自然是我们倒车让路,我们后面还紧跟着辆本田,她也跟着倒车。
但是!大叔驾驶的三轮车速太快,直剌剌朝着我们的车头撞上来,老唐的车头左边被加厚铁皮的三轮刮了好几道,其中一道刮到了底漆。
看大叔装扮也不像有钱人,车斗里满载的像是刚晒的玉米粒。
老唐赶紧下车察看车损:少则五六百块,多则一两千是有了。让大叔赔偿?难为老人家,这得种多少玉米才够损失?而且我们也张不开口。
大叔看到刮坏了车,也吓坏了,试探着问车子怎么样?----能怎么样?算了,您走吧。摆摆手,很无奈地让大叔离开。刚才大叔是被挤到了桥护栏和我们左车头之间,嘟嘟嘟费劲打火两次才启动了他的大三轮。而且大叔的车速实在是太猛,再快点的话,别说会撞碎左大灯,有可能大叔自己也会翻到桥下的河水里----想想就叫人后怕。
车损?我们认了,既然开车,难免会有刮蹭,这么滴吧。不是在肥城春秋古镇淘回个“一善”的桃木牌子嘛,就当作“日行一善”了。多做善事虽不能发财,但可以保平安,保事事顺畅。
继续回到上回村。
越往村子深处走,身旁两侧林立的村居也逐渐被苍翠茂密的山林和庄稼地所替代,河沟里的水量越来越大,水流涌动的声音也愈来愈响。
临着河道边的坡道近到水边,双手掬一把透澈见底的山水,清凉凉的。不远处,源源不断的水流由上游落下来,跌出一个小小的瀑布,挂起一层晶莹剔透的小珠帘。山水是从哪里流过来的呢?河道被蔓藤铺了个严实,只在中间留了一条长长的水路,山水的源头在哪里?抬眼向远处望去,那是长白山,难道山水源自那里?
村子尽头被分成了两条路,一条是跨过河道往北去的进山路,路口有个指示牌,说的是此路为进山生产之路(种植庄稼作物),游玩或登山则是南边相较空阔些的水泥路。原来南边的水泥路可以驾车到山脚下。
村子还特意在此设置了景区介绍牌。路边停了好几辆车子,想必都是来攀爬摩诃峰的。----俺不爬,老唐今天没来,就俺娘儿俩可不去挑战800多米高的摩诃峰,而且去年俺仨从长白山的章丘那面攀爬摩诃峰不也临到山顶最终放弃了吗。
还是那句话,玩可以,但别玩命。
听山下农家乐里的大叔说,来爬摩诃峰的不少,也常有叫救援的。大叔说他们小时候常去山上玩,对周边大山很熟悉,但外来游客进了山可能会迷路失了方向,困在山里很危险。又说前几天有四个学生(忘记是警官学院还是政法学院了)从章丘那边上了山,翻山来了邹平,四个小伙子下山后都累瘫了,其中一个还穿着短裤,腿上全是被酸枣枝划的血道道。
“啊?从章丘到了邹平?!他们怎么回济南呢?”我有点震惊。
“对啊,累得不行了,让我帮他们叫了辆车回的济南。。。”大叔笑道。
“哈哈哈,要我,到山顶都得累趴下,他们四个竟然翻山过来了,厉害。”我说。
不过呢,心底里打起了主意:摩诃峰呢,今日确实不能爬,等老唐休班的时候,忽悠他来,他对古村没兴趣,但喜欢爬山。到时候俺三口子再背起行囊挑战摩诃峰!
刚才看到的河道里的山水是眼前这个蓄水池的?四周的景色也全部收进了水面里。
蓄水池的上游又是一股水流很急水量很大的山水注入进来。正好随身带着测水质笔:哟呵!水质可不错,不比泰山的水差哟!车里虽有水桶,但不能直接往水桶里灌吧。
琢磨着一会儿去问问卖西红柿的大姨,如果村里是山泉水入户,就跟大姨讨两桶。颠颠一路小跑回到大姨那里,问大姨他们家里喝的是山里引出来的泉水?还是自来水?
大姨认真听我讲完后说他们喝的水都是地下水,但今天水泵坏了,水都抽不上来了。
我一听,有点悻悻然----这么好的山泉,不带两桶回济南,心有不甘啊。正计划着怎么办呢?一打眼又看到大姨家院门前种的几株茄子,“大姨,茄子这么大了怎么还不摘啊?不老了吗?”----瞧我,多会套话。
“不老不老,这都没长好呢。咦?这个这么大了?耶?这个也长这么大了。。。”
“大姨,平时您种的这些茄子、辣椒吃得过来吗?”
“吃不过来啊。”
“要不您这几个茄子也卖给我得了!”----终于我撂出自己要想茄子的真实意图。
“行啊!”说着,大姨开始扒拉丛丛绿叶中已然成熟的大茄子,然后走到两米外花池子另一头,翻翻密实的层层茄子叶,“哎!这里还有一个。”
哈哈哈,我心里这个乐哟!四个大茄子可以炒一盘啦!
“你能吃辣吧?这里还有这么多辣椒呢!”大姨又问道。
“我喜欢吃辣,但一吃就过敏全身痒痒。”我解释着,其实我是真心想要那些红彤彤的朝天小尖椒,但不行啊,吃完全身抓痒。
大姨也按一块五一斤,四个大茄子才两块钱。我今天这是来沾大姨光的,买了这么一大堆纯天然无公害的农家蔬菜,总计花了13块钱,我都不好意思咧。
然而山泉水还没弄到呢,又想起山下农家乐那里有个水龙头----会否和泰山隐佛崖张大哥那里似的:也是老板自己引出来的泉水管子呢。
怎么办?怎么办?如果错失这么好的山泉水,绝对遗憾!不行,得去问问大叔,大不了不是山泉水,大不了大叔不让我接水,至少我努力过!
和大姨告辞后,在大姨家门口的停车场取车,驾车一溜烟地直奔山脚下的水池边。让儿子在车里候着,我先去农家乐大叔那里探探情况。
记住!山村里的人都很朴实!都很实诚!也都很热情!所以,大叔很痛快地说,“你接就行!”
只是这水不是他引来的山泉水,也是地下水,大叔说平时也常有人来这里打水。说罢,大叔忙着进厨房炒菜去了。长白山脚下的地下水肯定孬不了!测试笔一试,160,可以媲美长清青天古村的山泉水了。
哇噻!太好咧!!!!快速跑回车里,叫着二哈同学,俺俩拎着两个大水桶来接水。
脸皮厚实总能走遍天下!啊哈!我喜欢“有山有水有人家”的上回村,而且我决定了,我肯定得再来,忽悠老唐一起爬长白山,去攀摩诃峰,当然更得再来几桶山泉水,嘿嘿,奥利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